重磅!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气象传真系统正式
六年
终于亮剑
2014-2020
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系统诞生纪实
系统诞生由来
海上船舶航行安全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据统计80%的海上事故的直接或间接诱因是气象、气候的异常变化。,及时准确的播发海上气象、海浪等海上安全信息,是减少海难事故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12颗气象卫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欧盟之后,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我国还建立了以接收风云卫星为主的、兼收外国环境卫星的卫星地面接收和应用系统,我国气象卫星系统能够实现对大气的三维探测与全球高分辨率观测,并支持全天候工作,在气象预报预测、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为解决海事系统涉及海上安全信息中海上气象信息获取不全、综合分析程度不高等问题,交通运输部与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共同签署了《交通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共同做好海上搜救气象服务的协议》(以下简称“气象服务协议”)。“气象服务协议”明确“双方将加强海上搜救和气象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共同加快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共同完善海上安全气象信息分发系统”,为开放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7月,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建设上海海岸电台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系统工程。
2014年至2018年,上海海岸电台与上海海洋气象台、港航企业、船舶用户等沟通,先后经过无数次设备调试、修改方案,终于使气象系统日趋成熟,预备投入使用。
2019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上海通信中心顺利开展了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试播发工作,覆盖范围远超1000海里的设计范围,可以有效覆盖黄岩岛等岛屿。
2019年12月6日,上海通信中心收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复,同意我台在频字2017-082的4个频点上,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播发工作。
海岸电台 全力以赴
上海海岸电台是全国唯一一个全波段播放的百年岸台,在完成航行警告播发、单边带通话、DSC遇险值守等日常工作的,积极配合上级,试运行气象传真系统业务期间,专人负责,专人记录,一日一检查,一周一汇总,有问题立刻寻找解决方案,确保系统如期上线。
气象传真系统简介
播发频率4170kHz 8302kHz 12382kHz 16559kHz
发射模式F3C
RPM/IOC120/576
播发内容东亚24/48/72小时天气、海流、海浪、500百帕和地面预报图;北太平洋24/48小时地面预报图;北太平洋地面分析图;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图等
播发时间如下
气象系统有多强大
气象传真包含的气象信息非常丰富,不仅提供地面、高空、海洋的各种气象、水文的实况分析资料,而且还提供各种气压形势、气象要素、海面状况及其它物理量的短、中期预报图,对提高天气预报时效和预报服务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利用气象传真接收机,船舶可以直观地、全方位地、多层次地了解海洋环境及预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获得海上天气情况分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等大量有用的海洋气象情报,这对于保障海上航行安全、选择最佳航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式开放的意义
我国首个海上气象传真业务的正式开放,将填补上我国沿海气象信息图像化播报的业务空白,能够满足涉海用户更为精准化、直观化的需求,为其规避危险区域、规划最佳航行线路提供决策依据,在维护海洋权益、船舶安全通航、海上应急搜救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并进一步提升我国航海保障服务水平。
第一声短波信号在收信机中的回响,第一张邀约船舶接收图像的回传,见证了东海航保通信人一步一个脚印,建设我国气象传真业务的艰辛历程。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下一步将继续为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播发做好保障工作,有效提高我国航海保障服务水平,增强我国航海保障履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