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船长讲案例 | 船舶安全管理须防规程实操脱节
以案为鉴打造本质安全
案例回放
不安全操作导致船员死亡
2015年1月某日,载运散装吊机的广州籍“Y”轮自江苏省南通港启东港区驶往新加坡。
凌晨2时许,二管轮在集控室主机排温监控板上发现左主机2号气缸排温过低。经轮机长与大管轮商讨,初步认定左主机2号气缸喷油器或高压油泵存在问题,随即将左主机停车进行修理。
大管轮、二管轮和机工李某开始拆换左主机2号气缸喷油器和高压油泵。3时40分,2号气缸喷油器和高压油泵更换结束后,大管作左主机试车,观察左主机运行情况;李某按大管轮指示去关闭备用滑油泵进出口油阀;轮机长将换下来的气缸喷油器和高压油泵拿到工作间检查。
不久,正当值班机工李某关闭备用滑油泵进出口油阀时,听到左主机“嘭”的一声异响,回头发现大管轮躺在走道地板上,双手按在腹部喊痛。李某将大管轮扶到机舱集控室,并将大管轮受伤情况向船长报告。
轮机长继续检修主机,检查出左主机2号气缸高压油泵定时微调螺丝松动,导致2号气缸喷油定时改变,进而造成2号气缸排温过低。轮机长在调整喷油定时后,左主机2号气缸排温过低的故障被排除。
3时45分,李某发现大管轮附近有伤口,流血不止。此时大管轮已躺在集控室地板上,疼痛难忍,呼吸急促,无力说话。船长向公司报告大管轮伤情,协调紧急医疗救助事宜,电话咨询公司驻地广州海员医院,并按医院建议对大管轮进行急救。
9时15分,大管轮呼吸突然变微弱,瞳孔有扩大迹象。10 时许,大管轮经救治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未遵守操作要求 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海事调查发现,引发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管轮未遵守《8320型船用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的要求,对松动的试验阀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新备件,且安全意识不强。
据了解,主机试运行时,大管轮有蹲在左主机1号气缸上检查的行为,当1号气缸爆燃时,高压高温气体通过松动的试验阀喷出,大管轮部位受高压高温气体冲击,导致部位灼伤、撕裂,并透过使腹内脏器破裂,最终造成大管轮死亡。,调查也发现以下促成事故发生的因素
一是现有主机检修踏板(平台)对正常身高人员检修主机存在困难。
二是“ Y ”轮轮机部没有对在日常的主机检修保养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进行制止,也没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三是船公司对船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把关不严。
四是8320ZCD-6型船用柴油机在设计上存在不足,没有充分考虑检修的便利性,且《8320型船用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内容简单,安全提醒不足,部分内容不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调查官点评
强化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监督检查
针对此次安全事故,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高级海事调查官、国际海事调查论坛助理主席吴延国进行了点评
这是一起大管轮未遵守船舶设备维修保养操作要求,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无人协助情况下采取不安全操作方式,受伤严重并导致死亡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我们应该吸取事故教训,并注意以下几点
,航运公司等相关部门应严格、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制度,督促船舶认真执行作业规程,严控风险源头。
,航运公司应督促船舶检查、整改船员不安全行为,重新审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检查其在船上的遵守情况,对类似装拆喷油器等经常性开展的检修作业实施安全作业许可,分散安全管理风险,避免因个人或独立作业的小组因违章作业或安全意识不强、疏忽导致事故的发生。
,船舶安全管理人员和各岗位船员应严格遵守日常操作规章制度。部门长应在实践中紧密结合船舶设备等现状,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船上现有操作规程和操作须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作,避免出现文件要求与实践过程脱节现象,谨防人的不安全行为。
为进一步督促航运公司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船员培训机构强化安全和技能培训,提升船员的安全意识及操作能力,减少和防范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良好的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联合中国水运报推出“不该发生的事故——吴船长讲海事案例”专栏,联合中国交通报推出”以案为鉴 打造本质安全“专栏,邀请行业权威专家解读典型水上交通事故案例,剖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探讨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措施,发挥典型事故案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提升水上交通本质安全。
专栏点评人吴延国,曾任职远洋船长,现任中国海事局高级海事调查官、国际海事调查论坛助理主席,具有丰富的海事调查经验,先后被评为“全国海事调查先进个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最受欢迎的法制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