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唐宋时代是如何高速发展造船业的
唐宋两代造船业高度发展,表现在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巨大的造船能力两个方面。由于采用船板铁钉钉连法、船模造船技术和水密隔舱等先进技术,唐宋两代已能建造出600吨的远洋船舶。官办和民办的造船工场遍及全国各地,造船的数量相当惊人,有的工场一年的造船量达2000艘之多。
唐宋两代,我国造船已经采用铁钉钉连技术,即从以往的搭接船板发展到并接船板,这不仅保证了船的强度和水密性,而且由于表面光滑,可在航行中减少水的阻力,提高速度。船模造船技术已经出现即在施工前先造一个小船模,然后加以分解,按一定比例放大制成部件,再组装成船,这同现代造船中的放样,原理是一致的。在施工中宋代还采用了船渠修船法、滑道下水法等先进技术。在船体结构方面处于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为了增强船的纵向强度,底部结构除有粗大的纵向龙骨外,还在舷侧页部设置有纵向的大相当于现代船舶加厚的舷侧顶列板。为了增强船的横向强度,使用了较多的橫仓壁。为了增强船的抗摇性,在“海鹘″船上安装了披水板。披水板也叫翼板与现代船舶的舭龙骨相似。为了增强船舶的抗沉性,普遍采用了水密隔舱。
在船的属具方面,也有许多发明。出现了在舵杄前也有部分舵叶的平衡舵,使转舵省力。还有一种可以升降的舵,深水航行时,将舵降下,既可提高舵效,又可提高抗漂移的能力;浅水航行时,则将舵提起,以保护舵不被水底碰坏。又有一种开孔舵,就是在舵叶上打许多小孔,不仅使转舵省力,而且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又不影响舵的性能,真是匠心独具。宋代的锚有很大的改进。宋朝以前,我国的铁锚的锚齿排列在同一侧。投放后,不一定能抓住地,往往起不到碇泊的作用。到了北宋,锚齿改为按圆周均匀排列。这样的锚,无论怎样抛掷,总有两个锚齿抓住地面。
唐宋巨大造船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船数量多,二是造船质量好。为了满足对船的大量需求,唐代在沿江傍海地区普遍设置了造船工场,仅扬子县(今江苏仪征)一县就有10个之多。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秋曾令将作大匠阎立德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鄱阳)和江州(今江西九江)造大海船400艘。安史之乱平定后,主持漕运的刘宴(公元715~780年)到江淮督造漕船2000。
宋代的造船地点比唐代还多,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共有26个,其中赣州、潭州(今长沙)、衡州(今衡阳)等地每年各造船170艘,温州和明州(今宁波)各造船60艘,楚州(今淮安)、泗州今盱眙)、真州(今仪征)等各造艘100。另据《景定武工志》记载,宋朝初年,建康一地就造船3550艘。实力如此雄厚的造船业为宋代海军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宋两代所造船舶的吨位和质量均超越了前代。唐代建造的内河船,长20余丈,能载六七百人的已很普遍。“大者受万斛也”,(唐玄应:《—切经音义》)相当于载重量500余吨。唐代还有一种万石船。据《唐国史补》记载:“江湖语云,水不载万,言大船不超过八九干石(—石约150斤)。”
唐代的海船以形体高大、性能良好著称于世。例如,意大利人菲勒斯著的《中世纪的中国与非洲》上记载:“中国大约从公元600年开始,就建造具有五层甲板大吨位的帆船。中国帆船的体积很大,抗风浪的能力很强。”一位名叫苏莱曼的阿拉伯商人,在公元851年写成了《印度一中国游记》里说:“中国唐代的海船特别巨大,抗风浪的能力强,能够在波涛险恶的波斯湾畅行无阻。”又说:“唐代中国帆船由于体积很大,吃水太深,不能直接进入幼发拉底河口。唐代海船之大,可见一斑。
唐代船舶的种类,据史书记载,光战船主要有楼船、艨冲、斗舰、走舸、游艇、海鹘种类。宋代的造船能力,比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船舶种类繁多,能适应远海和内河航运的需要。有一种远洋巨舶,叫木兰舟,“浮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丈,—舟数百人,中积年粮”,因其“舟大体重,不忧巨浪而忧浅水”。(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宋代还有一种专供外交使臣乘坐的座船,称为神舟,其随员乘坐的船,叫做客舟。据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约120吨左右),以整木巨枋制成,甲板宽平,底尖如刃……每船十橹,大桅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后有正拖(舵),大小二等。碇石用绞车升降…每船有水手六十人右。”“神舟之长宽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客舟”。在这以前,还有宋人张师正写的《倦邀录》一书,记载了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宋朝廷为安寿岀使朝鲜,“敕令明州造万斛船两艘,乃赐号,一为凌波致远安济神舟,一为灵飞顺济神舟”。由此得知,神舟是万石船,载重量在600吨左右。徐兢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朝鲜时,宋朝廷也照例建造两艘神舟,一艘叫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另一艘称循流安逸通济神舟。这两艘神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益鸟首,屈服蛟螭”,在驶抵朝鲜时,出现了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的热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