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永川经过巴拿马运河拍摄的照片。
陈永川曾待过的远洋货轮。
陈永川的船员证件等。
陈永川和小区孩子在书屋里读书。
为名都城小区青少年书屋捐书目标要求1000册以上书籍,内容健康,七成新以上。
每天傍晚,名都城小区青少年书屋,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个人叫陈永川,今年65岁,是名退休老船员。他曾去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遭遇过海盗,经历过海湾战争,足迹遍布74个国家……
长年累月的远洋生活,不仅让陈永川增长了见识,还让他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退休后,他牵头在所住小区建立青少年书屋,与书籍为伍,与书香为伴。
【讲述】遭遇过海盗经历过战争
蓝天白云下,蔚蓝色的海水拍打着行驶中的货船,舷窗外,几只海鸥掠过……曾经的陈永川,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1986年,30多岁的陈永川应聘上泉州中泉船务公司厨师之后,开启了漫长的远洋生活,一“漂”便是20多年。其间,他辗转到中国香港以及挪威、英国等多个远洋公司。在电话采访中,泉州中泉船务公司工作人员证实,陈永川之前确实在他们公司待过。
“刚开始,最难适应的就是晕船带来的不适感,每天做伴的只有汽笛声、海浪声、海鸟叫声,呼吸的是带着咸味的空气。”陈永川说。
不过,船员经历让他看到了陆地难得一见的奇观。
“我见过海鸥成群、海天相接、彩虹开道、海市蜃楼,远眺过挪威雪山,见过鲸鱼喷泉,鲨鱼跳跃,最妙的是,经常会有成群海豚赶来助兴,它们随船奋勇前行,不时越出海面。”陈永川说。
“我还见过20多米高的海浪拍打过来,让船只几近倾斜;感受过17级强风,把船只推开几米远,狂风暴雨,早已成了家常便饭。”陈永川说,因为海上气候变化多端、风云骤变,最难熬的便是五六月,最难航行的是印度洋、好望角、比斯开湾等。
除了这些,他还经历过战争、遭遇过海盗。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陈永川所在的油轮正好行驶到波斯湾装载原油。当天早上7时,正在厨房准备早餐的陈永川突然听到炮声和尖叫声,他冲出船舱一看,四处硝烟弥漫,海上全是油污,许多停在港口的船只相继着火,他们的船只也被引燃,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他和一个台湾同伴急忙躲到生活区密闭船舱。“过了10多分钟,幸好有直升机赶来施救,我和同伴才幸免于难。”陈永川说。
2009年7月,陈永川所在的船只经过亚丁湾附近时,遇到海盗船。“记得当天16时许,9艘快艇迅速包围我们的船只,一艘快艇上坐着四五个海盗。”他告诉记者,船长接到情况后,迅速拉响警笛,发出求救信号,并开足马力航行,以至于海盗不敢轻易靠近,悻悻离开。
“我们从小是母亲带大的,最盼望的就是父亲休假的‘短暂相处’,小时候难免会抱怨,但随着慢慢长大,才知道父亲漂泊的不易。”陈永川儿子陈水星说,小时候父亲从来报喜不报忧,只跟大家讲远洋趣事,直到成年后,他们才知道父亲曾与风浪搏击,曾遇海盗,曾经历过战争。
【触动】没文化让人生留遗憾
海上经历有快乐时光、有惊险时刻,但让陈永川最难熬的,就是苦闷、乏味的船上生活。
“船员一般都要工作9个多月才能下船休假。”陈永川说,长时间的海上生活让他感受到远离家人的思念、远离陆地的酸楚、与社会脱节的不适。
“中国船员很少,屈指可数,甚至难得一见。”陈永川说,船上船员来自世界各地,语言不通,自己又没文化,只能靠基本手势与人交流,也听不懂他们聊天,一般就选择窝在狭小房间内消磨时光,久而久之就很寂寞。
“每天几乎就是值班、吃饭、睡觉这三件事,甲板、餐厅、卧室三点一线。”陈永川告诉记者,“我上的是8小时白班,负责完三餐后一般就无所事事,有时会在船舱看看电影,有时到甲板上溜一圈,有时在船上游泳,让枯燥的生活有点‘烟火气’。”
“本来当船员挺好的,可以看看各地风情,但到了一些陌生国家,我也不敢走太远,就怕不小心迷路;我也不会问路,当时给孩子买台电脑,还是拜托船员帮忙买的。”陈永川说,由于文化知识有限,让他失去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令他十分遗憾。
而令老陈最开心的莫过于,船只靠港的日子。因为这时,他就有机会下岸走走,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为什么我会这么清楚记得去过74个国家,因为每到一个国家,我会拿钱兑换当地货币作纪念。”
这些从各国收集回来的货币,都被陈水星珍藏起来。“记得从三年级,我就开始收集,足足集三大本,没想到十几年前家中遭窃,这些纪念册和电脑都被偷了,电脑里还有许多值得纪念的航海照片。”陈水星遗憾地说。
昨日,在陈永川家中,记者看到见证他远洋经历的海员证、船员服务簿、船员培训证书、出入境检验检疫、护照等证件。而在他的电脑中,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大型油轮,甚至还有鲸鱼在海中跳跃的VCR……这些都是他在航海时或下船游玩拍下的风景。
【回归】回乡牵头成立公益书屋
小时候家里穷,陈永川读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因为文化水平限制,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日子,让他倍感寂寞无聊,屡次碰壁。“当我每到达一个国家,或者和新船员相处,我总会想,哪怕我多读点书,会点英语也是好的。”每每念及于此,陈永川总是觉得缺憾。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有知识、有文化是多么重要。”陈永川说,2012年底,他退休回家,便考虑做些有意义的事,帮助小区业主、孩子提高见识。
“去年,我看到中骏·四季家园的书屋做得很成功,便到那里参观学习,发现氛围很好,许多孩子愿意在那里读书,我便想着在我住的名都城小区筹建一个。”陈永川说。
没有书?没有桌椅?书屋从何而来?陈永川就和名都城老人协会的巫健康一起发动身边老人、联合年轻人发起倡议书,在小区微信群发起众筹,一时间许多业主纷纷响应,捐书、捐款助力小区书屋建设。
去年暑假前,名都城小区青少年书屋正式对外开放,小区孩子们也多了个好去处。“目前书屋有2000多册藏书,四季家园青少年书屋也捐了多册图书,发起人廖成根更是热心指导,近期南安市图书馆也将捐赠2000册图书。”陈永川说,现在每逢周末,都有许多孩子前来看书。
如今,陈永川当起书屋管理员,每天晚上,负责书屋开门、关门,陪伴孩子们读书。书屋场地是小区免费提供的,有一两百平方米,装修费、水电费皆由业主所捐爱心款维持,零散费用就由他自己掏腰包。
接下来,陈永川计划办个四点钟学校,帮助家长免费看管、辅导小孩。“但我文化水平有限,目前首要任务是招募志愿者,希望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加入,帮助图书分类归纳、帮助辅导孩子课业,也希望市民多捐点书,拓宽孩子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