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长江南京以下航道12.5米了,5万吨级海轮可
快讯,4月24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南通(天生港)至南京(新生圩)227公里12.5米深水航道提前半年全部建成,具备试运行条件。
至此,从南京至长江口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下月投入试运营后,5万吨级海轮可全年无阻直达南京。
2018年4月23-24日,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镇江组织召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交工验收会。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长江航道局、长江海事局、江苏海事局、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南京航道局等参建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组成交工验收委员会,察看了工程现场和档案资料,通过了工程交工验收意见,验收委员会认为工程已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和要求建成,工程质量合格,一致同意交工验收。
工程指挥部前期处处工黄召彪介绍
长江是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江苏段又是长江干流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河段。如何实现更多的海轮“一船直达”,让江港变身“深水海港”,是更大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的关键所在。“只有设法将浅水变成深水,才能让更大吨位的海轮一路直达南京,12.5米深水航道要做的就是将长江水从一盆浅水变成一杯深水。
据介绍,二期工程概算投资71.5亿元。项目建成后,长江南通至南京227公里河段河势和航道深槽进一步稳定,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个别受限河段最小航宽从200米提高到250米,达到了“固滩、导流、稳槽、增深、加宽”的目标和效果。
通航主要船型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满载双向通航,5万吨级其他海轮减载双向通航要求,且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通航至南京、2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乘潮通航至江阴。
工程的实施还使得该段航道助航设施更加完善,船舶操纵航行更加顺畅,减少因水浅阻航、碍航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改善了安全航行的条件,大大降低航行事故率。
工程副指挥长方建华介绍,二期工程交工验收实现全线贯通后,将全程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5万吨级其它海轮减载双向通航,兼顾10万吨级散货船减载通航的目标。
与2016年7月初通时,还只有每年的洪水期可通行5万吨级海轮不同的是,现在5万吨级海轮可全年无阻直达南京,这比预计工期提前了半年。
工程的实施还使得该段航道助航设施更加完善,船舶操纵航行更加顺畅,减少因水浅阻航、碍航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改善了安全航行的条件,大大降低航行事故率。
在“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理念下,工程在实现整治效果的,通过一系列创新,也使得沿线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作为“十二五”以来,全国内河水运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重大航运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分三期实施一期整治太仓至南通段56公里航道,2015年竣工验收后正式对船舶开放运营;二期整治南通天生港至南京新生圩港227公里航道;三期将根据一、二期建设效果和局部河段河势变化等情况,实施后续工程。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全线贯通,提升了长江黄金水道含金量,为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促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长江南京以下河段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国际门户。
随着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长江沿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竣工投入运行后,江苏沿江产业带不断形成,迫切需要发挥沿江港口和长江深水航道优势。
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国际远洋运输自长江口向内陆延伸400公里,沿江港口127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尤其是10-20万吨级泊位的海港功能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据测算,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后,平均每年可递增沿江港口吞吐量约1.3亿吨,直接拉动江苏沿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约238亿元,增加沿江地区经济收益11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6.4万个。未来将形成以沿江轴线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周边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城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沿江城镇体系。
,整个江苏沿江港口群也将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提供更为便捷的物流和口岸服务,减少物资运输中转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使中上游地区通过黄金水道更好更快地实现对内对外双向开放,进而推动长江经济带全流域快速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