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移民如何融入新加坡?
新加坡天府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建伟20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说,新移民如何平稳、顺利地融入一个新环境?这不仅仅是中国新移民在融入新加坡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所有的新移民迁徙到一个新国家、新环境都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也正因为如此,新移民融入的课题便成为新加坡从国家领导、政府部门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都共同关心和关注的课题。
文章摘录如下
新移民融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倘若不是因为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的比例逐年升高、吸引新移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人口替代国策的话,新加坡大可不必面对这个矛盾和自寻烦恼。
关于引进外来人才的重要性,李显龙总理在10月上旬出访日本之前,接受日本媒体的书面访问时,被问及哪项政策是他可以介绍给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李总理的回答是,引进外来人才政策。他说明新加坡是小国,所面对的挑战自然与日本不同。但两国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长期后果是国家的经济能力将逐渐削弱。新加坡的对策是开放门户吸引外来人才,并欢迎他们移民并融入本地社会。
他说“如果没有移民,新加坡的人口及劳动队伍将在约2020年开始下降。不过日本还是很难接受移民的概念。”
新移民融入新环境,少数人可能是一帆风顺,没有什么困难,多数人则会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时间。新移民是把原来故国的熟地丢掉重新来拓荒,要有一段耕耘的时间。不过,只要辛勤耕耘,何愁没有收获?
根据笔者自己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了16年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新移民如果希望顺利的融入新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笔者把此归纳为新移民融入新环境的四项基本原则——多听、少说、欣赏、称赞。
多听。到了一个新环境,要多学习、多了解新情况;要客观、公正、全面的了解,而不是主观、片面、局部的了解,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老皇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坦率地讲,新移民看老移民有许多不顺眼,老移民看新移民同样也有许多不顺眼,甚至更多。这些不顺眼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误会和隔阂。多听就是多沟通、多了解,这是减少相互不顺眼、化解误会、消除隔阂的不二法门。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小农经济和小农意识,不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表现。
新移民要跳出自己人的小圈子,多和周围的当地人、老移民接触、交往和交流,熟悉他们的生活,熟悉他们的语言、思想与文化,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在说什么、想什么,知道他们对新移民的看法和评价是什么。
为什么要强调多听?《贞观政要》这部记载唐太宗与群臣之间治理国事的问答哲理著作中有重要的描述。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明君?何谓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这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新环境没有全面的了解,不知道外部的信息和反映,尤其是听不到外界批评的声音,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向自闭症靠拢,也容易导致偏激、偏见和互不信任
少说。新移民是客人,老移民是主人,客人就要有身为客人的为客之道,这就是尊重主人、感激主人。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些都是为客之道的起码原则。
少说,是指新移民在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在面临融入的矛盾和问题时,要检讨自己、反省自己,而不是指责别人、批评别人。每每聚在一起便群情激奋的讲新环境的不是,得了别人的好处也不领情,反而是怨言多多,时间长了只会引起主人的反感。
少说,少埋怨、少挑剔、少说负面的意见。过多悲观、负面的意见和情绪,不但使别人不高兴,也会打击和伤害自己,使自己丧失奋斗和进取的勇气,在困难面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