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融入社群 和谐相处是目标
言论版4月10日王健《现阶段谈“融入”为时尚早》一文,提到新对融入移居社会的感受,以及对情感的归属,旧爱不弃,新欢不适。他问新移民融入(移居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笔者初到荷兰时,的确难以明白,为什么连自家门前放置什么物件这样的小事,都被看成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意识”。按荷兰社会追求整洁优雅的要求,门前花园并不允许放置不属于花园物件的杂物。把东西随处搁置的行为在荷兰人眼里是“asociaal!”即“反社会行为”。这只是其中一例。
荷兰堪称世界上最开放、最自由、最包容的一个社会,对同性恋观念、接受批评、言论自由尺度都非常宽松。左派思想的白人,则批评政府以荷兰语考试来录取移民的手段,对一些“不善于读书的外国人”是不公平的。要求新移民适应荷兰社会的生活习惯,也有人人为是一种强制性的改造的手段。
不过,我想荷兰政府是希望来自各地的移民能按照他们的基本要求加入社会共同生活,希望大家在一起“和谐相处”。对了,“和谐相处”就是荷兰的对新移民的唯一要求,至少,新移民在沟通上跟荷兰人不会出现语言障碍、生活上的行为差异等问题。
相比之下,我认为新加坡官方对新移民的要求尺度显得宽容,尤其对中国移民,表达了比欧美对待中国新移民超出一般水平的情感关怀程度。在新加坡当新移民,是比在欧洲当新移民更能感觉“温暖”的。相信是语言上的隔阂,新加坡的英语强势造成的沟通鸿沟、新加坡侧重经济和人民的人文背景不同,使许多中国移民感觉寂寞而隔膜。
别说您是新移民,我们这些“华校生”背景的中年华人,真正能融入英文英语垄断的新加坡社会的,完全跟出自英校生背景的华人“打成一片”的,恐怕没超过半数!我亲眼看到许多旧同学,在工作场所能跟马来、华、印洋各族和谐相处,但每逢新年,他们依旧喜欢找回老同学一起聚会。一些朋友坦诚地说,交心的朋友依旧是我们这些华校生,跟英校生就是无法咬弦。
我有个高中同学西方归来,受过了大学英文教育,也娶了英校生背景的太太。但他说,读书归读书,但真正要跟老外或者英校生圈子在一起聚集闲聊,他是无法尽欢,无法产生归属感。跟我们这几个老同学叙旧,他却甘醇贴心。
诚如王健先生所指出的要新移民融入社会,文化不同,谈何融入?也许,在他身上,这就是文化不同,无法融入吧?
我认为如果要让自己在新的社群里如鱼得水,你得认同那个社会的作风,不讨厌那里的人。无法认同的话,就算有办法讲得流利的当地语言,心理的负荷就像背一只大象过日子。身在荷兰14年了,我认识当地一些华人朋友,我还会为了迁就他们而学讲广东话,但却不会为了要争取融入他们的圈子,而学习打麻将上赌馆来搞交流。结果,我们有交情但很少见面。
另一方面,我非常能够认同荷兰社会的绿色环保精神。每天坚持把垃圾分类,不浪费食物,不随便购买东西,尽量为地球尽一点棉力。我也被“西化”了,变得有话就说,想说就说,要随意自在。是的,荷兰社会鼓励移民学习开放,不要困守。
我们搬家快四年了,我跟我的一些近邻有无所不谈的,有君子之交的,有相敬如宾三种情况。人家什么态度,我也投桃报李。
跟我无所不谈的女邻居,是个心胸宽厚、眼界也广的女人。我们可以一起赞美佛的思想。君子之交的邻居是虔诚的信徒,我是“异教徒”。嘿,别忘了,我住在一个信仰非常严谨的小村子里。
那些对我相敬如宾的邻居,我感觉我是有点沾着我先生是荷兰人的光。我告诉丈夫,如果你是华人,也许他们对我就没这种“热情”了。他回答说“这话很残酷,但这是个事实你是个华人。”他也加上一句“就像我是个白人一样。如果我住在新加坡,人们永远当我是一个白人。一个外人。你是华人,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不要放在心上。问题不在你,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你更要坚持继续做个透彻到底的华人。”
我不需要丈夫这一番话来教我怎么做人。我每次回新加坡跟家人旧友欢聚时,都坚持讲潮洲话和华语。我先生九成的时间是坐冷板凳,鸭子听雷。我告诉他,我整年都在讲荷兰语,在新加坡我不会为了方便你改用英语。我也说,我们几个老同学习惯聊天用华语,如果要我们讲英语,气氛一定很奇怪。所以,等我们散会了,我再把一些有趣的事讲给你听。他的反应是,你们不必管我。
我认为,第一次移民的人,就像一杯加入了柠檬汁的纯橙汁。再移民的话,又加入了胡萝卜汁……像我这杯果汁,我的基础还是橙汁。
我时常拿着报章和词典学习荷兰文词汇,以致到了能跟着荷兰各种电视节目哭笑的程度。但人到中年时间毕竟有限,我看书和侧重学习的时间是中文。中文是我的最爱,觉得此生不够时间学习了,哪来的时间去深入融入其他语文?我觉得我能跟荷兰社会沟通就是尽了本分,融入社群“和谐相处”,就是双方功德圆满。新加坡对新移民的要求,该也仅在“和谐相处”的目标上吧?
作者是新加坡到荷兰定居的家庭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