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国劳务信息
出国劳务合同
出国打工招聘网
出国劳务招工
出国劳务公司
出国打工信息
出国劳务咨询
出国工作

海外生活

俞敏洪:顶尖的人格比顶尖的成绩更重要

来源:www.hncggz.com    编辑: 今日新闻热点     时间:2021-07-07点击:

俞敏洪

在吴军后面再来讲(),肯定是狗尾续貂。吴军属于做事情特别认真的人,从科学研究到人文功底都特别深厚。我跟吴军认识时间不长,神交已久。除了他的《数学之美》我读不太懂以外,因为我的数学()只考了4分,《浪潮之颠》、《文明之光》、《大学之路》我都非常认真地读过.

在中国难得有这样一个人能用优美的文字、非常到位地把科技知识和人文学识连在一起。有人说《数学之美》这本书应该在高一就看,这样孩子们才知道我们学数学是因为背后有这么多奥秘和这么多迷人的东西,才能了解数学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不应该是获取分数的工具

大多数中学教育只给学生一个概念,就是高考,考高分就进名牌大学。为了分数而努力,对于大部分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一个人一辈子如果爆发出某种能量,并且可持续发展,一定是他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所做的东西从长久来说能为自己、为国家、为世界能够做什么样的贡献。

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不同,在我看来就是对于知识这件事情本身的态度不同。我们把知识当作拿到分数的工具,西方把知识当作一个人终身帮助他取得成就的智慧来对待。

大家非常值得读一下吴军的书,我读完以后,立即给新东方所有人推荐了这些书,而且自己掏钱买了好几百套送给新东方高级管理干部。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够认识一下他。后来因为《大学之路》这本书的渊源,我们俩见面聊天了,发现挺聊得来。他问“既然还没出版你已经读了《大学之路》,能不能帮我写个序言。”我自然愿意,也可以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在《大学之路》这本书上有我一篇非常长的序言,基本概括了我对大学的思考。什么叫世界一流大学,吴军在书里已经真正说清楚了。

我发现吴军跟我的缘份并不浅。94年他为了出国,就在新东方教室上课,我在上面讲()词汇应该怎么背,他在下面记GRE词汇应该怎么背,所以,他能到著名大学去深造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尽管我不懂留学,因为自己从来没有留过学,但既然我能把吴军这样的伟大人物送到国外去,外界称我为“留学之父”,我觉得也可以接受了。

其实我们俩还有更深的渊源。他在清华读书时候,清华图书馆的书相对比较少一点。清华、北大分开的时候,文科书从清华搬到北大了,北大藏书量当时七百多万本,现在应该超过一千多万本了。因为在清华借不到太多的文科书,吴军尽管考的是计算机系,但很喜欢读文科书,包括小说。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当时在北大,最大愿望是跟某个图书馆员变成好朋友,但进去四年时间也没交上这么个朋友。不知道吴军用什么办法跟北大图书馆某个人(现在也没搞清楚男的还是女的)交上朋友了,居然能够从北大图书馆借各种各样书去读。他提到其中一本,说借到了《十日谈》,在当时是一本禁书,现在公开的十日谈版本也是删节的,有点像中国的金瓶梅。80年代他借到了《十日谈》全本,回去认真读,并且从中得到很多感悟和体会。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读的《十日谈》,是精选版本,把精华全部删除的版本,直到当了北大老师后,可以进书库,才读到《十日谈》全本。

可见当时我就不如吴军,他这么一个工科生,渴求文科知识,来北大借书。其实有一个关键点,如果你对一件事情真渴望到一定程度,最终一定能做到。可见我在北大读书没有真的渴望读书,否则我也应该能够借到全本的《十日谈》的。

人的进步是永恒的 但道路是多变的

文科跟工科不一样,工科专著于一个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往深里走。我们学文科的,学文学史的,什么书都读,在北大读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书,发现专业没有了,学的是工具。大四毕业时系主任告诉我们,说你们学了四年,不要以为你们学了什么专业,()对你们来说就是工具,未来20年,中国每个人都会讲英语,英语系的人一定不会有饭吃。后来发现这个预料真对了,现在中国人真的都会讲点英语了。

我到今天还在把英语当作工具用,但本质上说,我已经超越英语作为工具的范围。从北大当英语老师,后来出来做新东方。94年新东方才成立一年半,当时每堂课我都亲自上,后来慢慢变成校长,自己努力把学校做大,做成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到美国上市。这一系列过程其实开始根本预料不到。这件事情本身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进步是永恒的,,进步的道路可能是会有变化的,你做的事情可能会有变化的。

我相信吴军在年轻时候肯定一心一意想专注于计算机领域。后来,他做语音识别技术,没有想到变成文明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我跟他说这个转型是对的,你可以从科学家变成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和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相比,传播文明也许更加重要,因为也许能够开启一个民族的智慧。

传播文明能开启一个民族的智慧

传播文明比自己一头扎到文明中去更加重要,传播科技知识比自己一头扎到科技知识里更加重要。刚才,媒体采访我的时候问我现在留学是不是一件好事?我说在中国古代有个叫玄奘的人,他一个人到印度留学,带回了所有佛教的真经,后来用了接近20年时间翻译这些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才有了中国佛教真正的智慧产生,在此之前,佛教某种程度上就是迷信。佛教是有智慧的,某种意义上佛教是一种生活哲学,不能算纯粹的宗教。到印度去,真正信佛教的人现在只有1%,而且他们信的佛教内容跟我们信的不一样,中国佛教被改造了。像玄奘这样的留学生,实际上丰富了中华文明,现在儒释道三教,能说佛教不是中国的吗?就是中国的,佛教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心智,奠定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从大乘到小乘到禅宗,使我们在生命艰难时会有精神上的退身之所。并不是每个人都信仰佛教,但我自己对佛教的人生态度是接受的。我想用这个例子表明一个民族不断引入新的知识,和我们的传统精华融合,形成新的文明基因的过程。

留学是开启心智、扩大眼界、了解世界并且回归祖国的过程

记者问我你觉得留学的意义是什么?我说现在的留学不是意义,而是行动,是到底应该有多少人留学的问题。我做新东方到今天为止22年,从来没有动摇过把中国年轻人送去留学的决心。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拼命说只要有资格就应该去留学,至于到什么国家留学不重要,你可以到美国去,可以到非洲去,可以到阿拉伯国家去,只要有大学,并且可以做研究的地方,你就可以去,因为留学是开启心智、扩大眼界、了解世界并且回归祖国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留学才能讲得通。

当时有一段时间媒体批判说新东方是人才的收割机,把中国人才送到国外的罪魁祸首。我当时读到邓小平一篇讲话,他说我们要向世界改革开放,我们要鼓励大家出去留学,不管是公派的,还是自费的,因为我们每十个出去留学的人只要有一个回来,我们中国的现代化就有希望。后来我特别有底气,任何媒体采访我,说新东方是人才收割机的时候,我就把这段话说给他们听,希望他们能够充分理解留学的重要性。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留学生远远不只是出去一百个回来十个或者出去十个回来一个。据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读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全世界加起来,学成回国的已经达到60%左右,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不是准确,至少超过50%,一点问题没有。

我们的留学质量还需要提高

无可回避的现象是,这50%中可能有5%左右是留学垃圾。所谓留学垃圾,就是有的孩子出去以后,其实不学习,在外面买辆跑车到处乱开,没事互相之间各种出格的活动。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并不是怀着接受智慧、扩大眼界的思路出去的,他们觉得留学是一种身份,觉得留学就是玩,这样不会学好。

我们的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还有待提高。举个例子,在美国某大学,中国孩子在一起,好像为了男朋友还是女朋友的事情,几个中国孩子用残忍的手段凌虐的中国女孩。在这些孩子被美国当地警察抓起来以后就说了一句话,以为被老师骂一顿这个事情就结束了。现在有两个刚成年的学生可能会被判终身监禁,就是无期徒刑,还有几个没满18岁的孩子,可能也会被严厉惩罚。这件悲剧表明了什么呢?中国孩子出去留学并不等于走上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他就了解了世界,很多行为跟世界是违背的。

上上礼拜我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经过了苏联这么一段时间以后,跟西方人已经有点不太一样了。举个简单例子,互相帮助上、礼貌上,其实比西方社会稍微弱一点。网上流传一个视频,有两三个小伙子专门做了一个对比试验,假装自己在马路上突然跌倒生病了,胸口疼,看有没有人帮他。在俄罗斯,一个都没有,俄罗斯人看一眼就走了。在美国,十个地方都有人问他怎么了,还有人用三轮车把他送到医院。这说明在美国,互相帮助的风气比较浓厚。大家讨论,说如果在中国摔倒会怎么样?极有可能没人敢扶,一定会是一圈人围在那照相。我们其实曾经非常愿意帮助别人,现在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在此不讨论这个问题。

  • 上一页
  • 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