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日学生弃学失联 疑因对自己要求过高
曾至母亲的“寻子日记”。
失联已15天,母亲写下“寻子日记”盼儿归
9月2日,家住成都市龙潭工业园附近的曾至独自离开家,没带手机和身份证的他,身上仅有现金300多元。至今,这位曾就读于名古屋大学日本文化专业的高材生,已失联半个月。
9月1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龙潭工业园鹤林小区见到曾至的父亲,已到中年的曾先生十分憔悴,因为连日寻找,他的眼睛微微发肿。
“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希望能够借助华西都市报找娃儿,”拿着一大摞寻人启事,曾先生的眼圈微红。
离家
没留下只言片语手机钱包都没带
在曾先生的指引下,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曾至的房间。
叠得整整齐齐的毛毯,分门别类装订的证件和书籍,一尘不染的地板和钢琴,一切整洁得犹如军营般。唯独书桌上,随意放着的手表和钱包,仿若主人只是暂离片刻,但事实上,这是曾至和家里失联的第15天。
曾先生告诉记者,从2013年11月,放弃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学业回国后,曾至就一直呆在家中。9月2日,下班回家的曾先生没有看见儿子,原本以为只是暂时离开的夫妻俩,到晚上开始意识到事情不对。
“在附近找,”刘女士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晚上,他们联系了所有的亲友无果后。夫妻俩在小区附近找到凌晨,一无所获,心越来越沉的两人不得不承认,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儿子出走了!
从小区的监控录像显示,曾至是在9月2日13点39分离开,没有携带任何包袋和行李的他,穿着一身浅果绿色短衬衣,卡其色长裤、棕色皮鞋。
“他大步大步地走了,感觉没有丝毫犹豫。”曾至的舅妈说道。
预兆
放弃日本名校“应该去更好的学校”
事实上,曾先生回忆起来,总觉得儿子的出走是有预兆的。9月2日早上6点,一向内向害羞的曾至跑到曾先生房间,直接躺在夫妻俩中间,时间大概五六分钟。
“当时我还蛮高兴的,觉得儿子在依恋我们,”曾先生说道,后来回忆起来,他越来越觉得这是一种告别。“这孩子从小优秀,谁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的确,曾至是优秀的。记者在他的房间看见的获奖证书和成绩单可以证明,钢琴十级,大学专业课全在90分以上,研究生申请到日本名古屋大学,主修日本文化。
“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高,”曾至的舅妈告诉记者,曾至从小就是一个敏感骄傲的孩子,不但要功课优秀,课外活动、音乐特长也不能落于人后,就连自己的房间,都一定要井井有条,不能凌乱。“还不到十岁,他就会在喝饮料前去检查保质期,以免买到过期产品。”
也正是这份高要求,曾至觉得自己应该去到更好的学校。在名古屋大学学习近两年后,2013年11月,他放弃学业,选择回国。
回国初期,曾至的状态很不好,“不愿搭理人,问他什么也不说,还喜欢发脾气,”曾至母亲刘女士告诉记者,之后,曾至一直呆在家里,直到这次出走。
骄傲
弃学回家近两年他从未放松过自己
即使是放弃学业回到家中,曾至也并未放松过对自己的高要求。
曾先生告诉记者,曾至在家的生活近乎标准化每天6点半,会准时起床锻炼身体,上午看日语视频,下午做饭弄菜,晚上从不熬夜,每周定期打扫房间、看书练琴更没有懈怠。
“孩子心气高,朋友不多也很少联系,这段时间他基本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曾先生表示,儿子的高要求还体现在生活中。一次,曾先生买回了一袋品质一般的大米,曾至不但自己不吃,还让家里人都不要吃。相应的,曾至自己的房间也全是他自己打扫,文件证件要分门别类整理好、被褥要定期清洗更换,不吃零食、按时饮食,每天换衣服。以前,曾至和朋友的联系不多,最近半年,接触慢慢多起来,有时候一周会出去两三次。
“我们真的很高兴,觉得他在慢慢走出自己的桎梏了。”刘女士感叹。
对于儿子的出走,曾先生总觉得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曾至从小在精心呵护中长大,接受不了现实和梦想的差别,更接受不了自己不够优秀。
“他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他的压力就有多大,”一直担心着儿子的曾先生感叹,一直以来,他和曾至妈妈都仅仅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曾至的压力,让他们担忧,又无能为力。
揪心
母亲“寻子日记”写满关心和期盼
儿子的自尊心强,顾及到这点,最初在寻找时,曾先生没有到处张贴寻人启事,而是走遍每一个儿子可能会去的地方,依次询问。
乐山、新都、金堂、青白江……焦急的亲友用尽办法,希望找到曾至的身影。
列出儿子最近几个月的通话记录,一一询问,得知曾至和朋友联系已是3个月前。
工业园区、烂尾楼、别墅区、车库……半个月的时间里,曾先生夫妇心力交瘁,希望和失望的情绪交织起伏。曾经在工业园建筑工地上看到一瓶喝了小口的矿泉水,曾先生都兴奋得相信是儿子留下的,心怀期待地找遍了偌大的工业园,却失望而归。
从曾至离家那天开始,母亲刘女士每天晚上都会将寻找的线索汇总整理,不自觉中,成了一本更新中的“寻子日记”。
这份特殊的日记中,记录有寻找的线索“我们怀疑他会去乐山,一早到派出所登记后,立即赶往新南门车站,查看了2日下午-4日的监控,一无所获。”“今天,我们想办法找到了204车组的管理单位,想查看儿子是在哪站下车的。”
记录有无尽的关心“今天是儿子离家第5天了,他在外面过了4夜,在家时,每晚他都会洗澡换衣服,他就穿一套衣服出门,怎么换洗?又怎么洗澡,对像他一样爱整洁的人来说,怎么受得了!”
日记中更多的,记录的是期盼“阴雨现在已经是儿子离家的第四天晚上9:50了,他仍未回家。儿子,你想的是什么?匆匆忙忙去哪里?赶紧回家吧!爸妈望眼欲穿。”“儿子,回家吧,天塌下来我们齐心协力也能撑住,儿子,乐观起来,勇敢地克服困难吧。”坐在儿子的房间里,刘女士哽咽道。……
16日中午,刘女士询问得知,有人在峨眉山一带见过疑似曾至的年轻人,她准备马上请假赶往。
“早一点到就早一份希望。”收拾着包裹,这位母亲红了眼圈,“我们希望儿子能够看见这篇湖南出国工作网后自己回家,也希望更多的好心人能够给我们提供线索,真的万分感谢。”
专家说法
他在日本(),“压力是双倍”
“这是一个较真的孩子,去了一个更加较真的国家,他的压力是双倍的。”对于曾至的出走,教育学博士后侯中太表示,日本的大学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本身就对自己高要求的曾至去了那里,只会有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从曾至坚持早起、练琴、阅读这些行为看,他一直在尝试改变自己。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把孩子带出家门,在社交场合去与人交流,接触社会。
侯中太表示,曾至是优秀的,只有真正放松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够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