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辖区水上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二)
三、船舶沉没(自沉)事故
事 故 概 况
2019年1月4日约0355时,惠州籍自卸砂船“惠丰年3XX”轮自深圳海岸金湾采砂区载砂驶往东莞途中,在大虎水道小船推荐航路7号标下游附近水域倾覆沉没,船上11人全部落水,其中8人获救、1人死亡、2人失踪,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案 例 警 示
调查发现案例中船舶存在积水舱排水管未设置弯头、积水舱高水位报警失效、船舶航行中未保持正规的值班、船员未按规定开展应急演练、船长在安全管理的权力未得到有效落实以及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安 全 建 议
1、船舶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建造或修理,不得私自改变船舶结构或管线布置,降低船体强度。案例中的船舶在建造积水舱排水管时未严格按照布置图要求设置向上弯头,降低了船舶最低进水高度约30厘米。
2、自卸砂船在航行期间应经常检查积水舱内的积水情况及水泵、水位报警装置工作情况,在需要时特别是水位监测报警装置报警时,应及时启动水泵抽排积水,必要时对高水位报警系统进行复位防止系统失效。
3、船舶航行中应严格遵守值班规则,保持正规值班,夜间航行时应根据要求加派值班人员,保障航行安全。案例中该船夜间航行仅有驾驶员一人在驾驶台,机舱也未安排人员值班,未能及时发现积水舱进水并采取有效措施。
4、船舶应加强船员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实操培训,确保船员熟悉掌握船舶应急信号和本人应变部署表中职责,避免在应急逃生时处置不当。案例中该船没有开展过实际性的应急演练,在驾驶员按响警铃时,部分船员以为到达锚地,有的甚至没有起床,直到水手发现有水漫入生活区后大喊,船员才纷纷起床准备逃生,延误了逃生时机,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的后果。
5、船舶应配备充足、有效的救生设备,船员应加强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定期更换过期救生设备,确保救生设备随时可用。案例中8名被救起船员中仅有1人穿着救生衣,据船员反映房间内没有救生衣,且逃生过程中部分救生圈无法取下使用。
6、公司应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长在水上人身与财产安全、船舶保安、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的绝对权力,严格落实船舶安全检查制度,积极排查船舶安全隐患,避免船舶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事 故 概 况
2019年8月2日约1830时,珠海籍多用途船“帝威5XX”轮装载惰性建筑废料约4200吨从香港开往江门台山途中,航经珠海横琴岛大窝山以南约3.4海里处进水沉没,船上11名船员弃船逃生后被救起。事故造成“帝威5XX”轮沉没全损,未造成人员伤亡或水域污染。
案 例 警 示
该案例是一起典型的载运惰性拆建物料海船遭遇风浪引发的自沉事故,调查发现船舶舱盖未紧固,且封闭性较差,船舶船体结构强度可能存在不足。该航次载运惰性拆建物料的船舶因粗暴装卸作业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船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损伤,航行时又未采取帆布遮盖等措施遮蔽风浪。
安 全 建 议
1、载运惰性拆建物料的船舶应加强船舶安全管理,杜绝粗暴装卸作业行为,加强舱盖、舱底板、双层底、压载舱等船体结构检查及维护保养,严格落实开航前检查制度,加强天气海况等预警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注意台风等恶劣天气过境前后气象变化,综合考虑风、流、浪、涌等气象海况对航行安全的影响,针对性做好封舱、绑扎、系固等应对恶劣天气工作,拒绝冒险开航。
2、船舶应加强船员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救生演练及救生设备实操培训,注重提高船员应急逃生能力和救生技能,切实做好船舶救生设备及相关属具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随时可用。
3、船公司应加强船舶管理和船员管理,开展安全检查时应注重加强对船体结构、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维护保养及船员应急演练实操等的检查,及时消除船舶安全隐患,并注意加强船员对消防救生设备及船舶关键设备实操情况的考核,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培训课程。
四、触碰事故
事 故 概 况
2019年1月10日约1631时,东莞籍自卸砂船“粤东X货X”轮空载从东莞中堂东望新型材料装卸点航经东江北干流驶往东莞沙田中威码头途中,船艏龙门架触碰广深高速公路大桥下行通航桥孔底部T梁,造成大桥5片T梁不同程度受损,该船船艏输送臂折断,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920万元,构成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案 例 警 示
经调查,“粤东X货X”轮通过东江大桥前未保留足够净空高度,在未核实桥梁通航高度情况下驾驶船舶盲目冒险通过大桥,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粤东X货X”船事故后照片
事故经过事故示意图
大桥更换T梁现场照片
安 全 建 议
1、船公司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船舶、船员的管理,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
2、船长和船舶驾驶员应事先熟悉航道、桥梁净空高度、航标情况以及本船的高度、宽度等尺度,确保净空安全余量,合理规划航线,做好开航前准备工作。
3、船舶驾驶员航行值班期间应保持正规瞭望,特别是在进入复杂水域、桥区水域应备车、备锚,使用安全航速,适当增派瞭望人员,仔细识别桥涵标和信号灯,及早摆正船位,避免发生触碰桥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