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换不了班? ICS:7月8日12点,所有船舶都鸣笛!
(据Offshore Energy)
由于COVID-19病毒的蔓延,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对出入境等的严格管控,甚至直接采取封锁措施。
这无疑对海员的换班工作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员变更条例更为严厉,该项工作管控的规章制度等更加繁琐复杂,甚至衔接不畅,而导致换班难度剧增。
,能够常态化派遣的海员数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换班难题虽有缓解
Key Workers及全球经济依然危机重重
尽管近期海事组织不断呼吁,IMO声明要视海员为“Key Workers”。
,在业界范围内,仍然有广泛的声音表示海员并未得到“Key Workers”应有的待遇,海员的换班以及返工依然受到严格的限制。
可观的是,例如塞浦路斯、新加坡、菲律宾、中国香港和吉布提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取消了限制性条例,旨在促进海员的变更,并实际上取得了进展。
,面对全球众多海员所经历的磨难,整个海事行业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据国际航运公会(ICS)称,当前因这样的难题已波及全球约40万名海员。
其中包括近半数海员工作合同到期,却仍滞留船上继续工作;
的就是那些在岸上等待工作的海员们,因为派遣不畅,许多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被迫待业在家,他们的经济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
而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影响海员的生存状况——船舶如果无法常态化停泊港口及航行运输,全球的供应链势必受到严重打击。
ICS为督促政府采取最新措施,
船舶请鸣笛示意!
国际航运公会(ICS)秘书长Guy Platten表示,目前应对危机已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颁布经监管机构批准的“海员变更12步法则”。
“现在,这个最新的解决方案不需要依赖大笔资金的投入或繁冗的谈判,真正需要的,是政府立刻将协议上的举措落到实处。
如果因为而继续受阻,那么海员及整个海事行业就会继续遭受‘人道主义危机’,”Guy Platten说道,“这种危机也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将给本已经过度扩张的全球化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
而当下,正是从政策上突破的关键时期。”
,ICS还鼓励世界各地7月8日当地时间12:00刚好停靠在港口的船舶齐鸣笛,以表示呼吁各国政府关注海员换班的危机。
据悉,7月9日为英国政府与国际劳工组织召开峰会的日子,该峰会将讨论关于COVID-19病毒对海员换班的影响。
而这次鸣笛提议,势必具有重要意义。
泰国放宽入境限制
泰国民航局(CAAT)宣布,从今日起开始,将将放宽航班入境限制,为载有11类乘客的航班发放入境许可。
CAAT总干事舒克马诺普(Chula Sukmanop)签署的公告中详细列举出了以下11类乘客
1.具有泰国国籍的人员
2.受总理或紧急事件主管部门邀请的人员
3.具有泰国国籍人员的外籍配偶、父母或子女
4.具有泰国居留权的外国人
5.持有工作许可的外籍配偶和子女
6.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离境的必要产品运输人员
7.必须在泰国执行必要或重要任务并有明确离境时间安排的司机和车辆工作人员
8.留学生及其监护人
9. 在泰国就医的外国人及其看护人(Covid-19除外)
10. 外交部允许在泰国执行任务的使领馆、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代表的工作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11. 根据特殊安排获准进入泰国的外国人
但船员是否符合第六条“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离境的必要产品运输人员”目前存疑。
若属于这类人员,这很可能为船员更换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和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相比,泰国的限制可能相对少一些。
外籍船员更换是否能在泰国真正落地还需要船舶管理公司以及船东与泰国的相关代理公司进行核实。
根据泰国官方29日公布的数据,泰国已连续35天无本土新增病例。
韩国所有入境船员都要接受病毒检测!
据了解,从7月6日开始,韩国防疫部门将对在韩国境内港口下船的全部船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根据韩联社消息,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第一总括协调官金刚立于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鉴于近日出现釜山甘川港出现的16名船员的集体感染事例,韩国防疫当局已于7月1日开始将检疫管理对象扩大至全球,新冠疫情港湾检疫所从3处增至11处,并且从7月6日开始,对所有入港船舶下船船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金刚立表示,下船的全部船员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后,需在住所或定点隔离处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防止疫情从境外输入。
韩国防疫部门还将加强实施“登船检测”。除了出入境和急救目的以外,防疫部门将尽量限制船上人员下船,并要求全部船员在下船前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下船后下载使用自诊APP。
此前,停靠韩国釜山市甘川港的一艘俄罗斯籍船舶出现群聚性感染,船上21名船员中,16名船员检测为阳性,之后韩国防疫部门加大了对入港船舶的防疫力度。
当前韩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根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数据,截至7月1日24时,韩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新增51例,累计确诊病例达128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