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带一路”与海员发展国际论坛在南京召开
18日上午,2018“一带一路”与海员发展国际论坛在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策源地--南京举行,本次论坛得到了国家海事局、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支持,由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和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共同主办,“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教集团共同承办。来自巴拿马、缅甸、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孟加拉、几内亚、丹麦、英国、中国等国家的120多名领导、专家和学者,江苏苏青书画院“一带一路”主题书画展创作团队的部分书画家,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论坛。
论坛主题为“合作 创新 共享创建海员发展共同体”,旨在搭建一个促进共商海员培养与发展的平台,创建海员发展共同体,促进海员队伍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航运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球航运一体化发展。
上午9点,2018“一带一路”与海员发展国际论坛开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员处副处长朱可欣,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主席、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教授,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教集团理事长马长世、国际海事组织原海安司船员处处长MilharFuazudeen分别致辞。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院长刘红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
8:45-9:2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院长刘红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主席、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教授致辞
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教集团理事长马长世教授致辞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先生致辞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员处副处长朱可欣女士致辞
国际海事组织原海安司船员处处长Milhar Fuazudeen先生致辞
欣赏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原创歌曲MV
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秘书处主任王盈铭女士带来了歌曲《For a Better Future》。2018年,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成立70周年,IMO确定今年的世界海事日主题为“我们的传承航运更好,未来更美(Our Heritage: Better Shipping for a Better Future)”。这首由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同创作的歌曲,是向IMO70周年的献礼。
苏青书画院赠送“一带一路”主题画作仪式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策应本次论坛的举办,江苏苏青书画院的50多位书画家,经过半年多的集体创作,共完成了130多幅主题画作。开幕式上,画家们专门精选了一辐画作,赠送给本次论坛。江苏苏青书画院院长钱俊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万健先生登台,共同举行赠画仪式。
海员培养和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在与会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与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首批海员培养和发展合作备忘录。
2018“一带一路”与海员发展国际论坛启动
签约和见证签约的领导、嘉宾,一起面向大屏幕,共同启动2018“一带一路”与海员发展国际论坛。
主题论坛 第一阶段
9:35-10:35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先生
“
徐祖远,过去的20年间,世界航运业经历了繁荣时期,也经历了困难时期。繁荣,归功于世界各国的互通互信,互学互见,互利共赢;困难,则来自于新的世界海运形势对深化变革,适应海运事业波浪发展规律的新要求。他号召与会者在“一带一路”五年来取得显著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弘扬同舟共济的意志和品德,在合作培养海员,海运互通,传播海运文化等事务上加强合作。
”
世界海事大学前副校长Proshanto Mukherjee教授
“
Proshanto Mukherjee认为,虽然“一带一路”的倡议曾经遭到某些别有用心国家的质疑和指责,但五年来,菲律宾、柬埔寨等沿线国家对项目的积极参与,证明了这是一条通往全力合作的康庄大道。Mukherjee用实证研究说明,海员作为一个处于永久移动状态的特殊职业群体,经常被视为污染源、不安定因素或恐怖分子,而遭受到管辖区司法当局的歧视、严加监管和不平等对待。对此,他特别呼吁要在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基础上,捍卫海员的遣返权,这一权利是具有特殊海事性质的权利,应该得到真正执行。
”
巴拿马驻上海领事馆副领事Nehemias Jose Jaen Celada先生
“
Nehemias Jose Jaen Celada表示,中巴两国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发展观,2015年开始,在开放共赢的政策下,巴拿马与中国陆续合作开展海员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进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在此过程中,巴拿马充分认识到中国的重要作用。目前,巴拿马正在加大海事方面的投资,谋求与世界高等海事院校和公司,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此,巴拿马驻上海领事馆将提供综合,为巴拿马与中国、柬埔寨等东南亚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助力机制和平台。
”
保加利亚尼古拉·瓦普察洛夫海军学院院长Flotilla Admiral Boyan Mednikarov上将
“
Flotilla Admiral BoyanMednikarov展示并阐述了本学院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理念。该学院1881年建立,在全球海事大学和海事组织协会中,非常活跃。它主要定位于培养海军军官、海军高等教育专家,对海员的培养致力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求所有教学研究都根据全球海洋和海事实际需求来进行,迎接海运的挑战,为未来作准备。2015年来,学院通过完成保加利亚海岸地区管理等一系列实践项目,帮助学员掌握凭借先进的模拟器、传感器、自动回复系统、维护系统等,解决海岸地区不同的问题的技能。学院对海岸的警戒能力,获得了欧洲当局机构的认可。
”
主题会议 第二阶段
10:50-12:05
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Jens Eskelund 先生
Jens Eskelund 对于铁路运输给海运造成的冲击,并不悲观。在他看来,铁路运输虽然成本比空运低,时间比海运短,,海运的容量更大,可承载商品的数量、重量也更大,最重要的是它在港口上有很好的连通性,港口连通比较成熟,且体系稳定,而铁路的连通性各有差异,不太稳定。所以,马士基主要着力于这点让客户理解自身服务的价值。他介绍了马士基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通过试点跟踪调查建立“数字化互联”,打造马士基全球互联网供应链,增强客户粘性的经验,提请与会者关注海事业在数字化方面的创新,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态度看待新的模式。
”
中国台北海洋科技大学海训中心主任方信雄博士
“
方信雄用丰富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了台湾船员培养面临的困境。台湾海运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历来具有重要地位,近年船队的扩充,港口的建设与营运,使得产业对船员的需求有增无减。但现实却是船员严重短缺,仅以甲级船员为例,根据台湾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2005年,台湾甲级船员上船服务人数3751人,不足额497人;而到2017年,台湾甲级船员上船服务人数3286人, 不足额高达4122人。,在从三等船副到一等船长的专业职级序列中,人力断层较为明显。对此,方博士建议学校和航运公司从意愿和抗压两个方面,对提高航行员就业率,降低航行员离职率进行对策思考。
缅甸海事大学船舶工程系主任Thu Han Tun 教授
Thu Han Tun 介绍了本校在船员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也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提请与会代表思考。他认为,就海员培养来说,学校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职员工队伍的问题,比如自身专业知识欠缺,收入偏低导致优秀的人才不愿从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海事大学,应学习发达国家成熟的海事培训和运行体系,和中国加强沟通,加深在基础研究和项目合作上的互通有无,推动产业的国际化。
柬埔寨教育、青年与体育部职业教育司副司长Nuon Vansoeun 先生
“
NuonVansoeun 说,海洋资源的开发,是目前柬埔寨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柬埔寨就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建立了海员职业教育,由于内战而关闭。2006年,柬埔寨开发了一个自主港,建立了海员培训中心,但因为设施、教员的匮乏,又不得不关闭,改为跟海事大学共享培训中心。所以,目前柬埔寨亟需新建海员培训中心,也正在寻找各种形式的合作。他衷心希望柬埔寨能够跟中国有潜在机遇的沿海省份学校合作,比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外事委主任、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高德毅教授
高德毅认为,我国船员队伍规模从2010年的270,169人飙升到2017年的774,225人,见证了我国船员教育培训体系、船员法规体系、船员保障机制、船员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效。但,船员队伍发展依然面临制约,包括船员职业社会认可度持续下降,发展动力不足;船员队伍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滞后于航运市场的要求;船员市场机制仍需完善,市场自身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对此,他建议,抓住国家涉海战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航运业转型升级对中国船员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思路,建立推动航海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任务,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终身教育理念,中职与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具有行业特色、国际水准的现代航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
圆桌会议
16:00-17:30
下午的圆桌会议,参会成员国代表就加强彼此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深入研讨。会议由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红明主持,副校长陈晓琴代表各成员单位发起提议。陈校长提议,在遵循理念互通、责任共担、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下,从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共建海员培训基地、共建海员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院校间学生文化参访与交流、共同推动与国际航运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海员发展政策互通、共同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组建海员培养与发展合作联盟等八个方面共同创建海员共同体。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附议。
会议现场
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