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不知!集装箱运往码头途中被被偷去5%到8%?
据搜航网获悉,近日,有业内人士爆料广东潮阳普宁地区发生多起集装箱货物在运往码头途中被盗事件。作案手法让人震惊!
对于发生集装箱货物被盗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后认为不良拖车司机参与作案的可能性大!
▲相关报道
在这几起偷窃事件中,被盗货主反应集装箱虽然装有装远程电子锁,但在案件中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林先生提供图片为了防盗,货柜使用智能电子锁
据消息人士称,因为鲘门(疑似一处作案地点)一带有专门集装箱货物团伙,对于被盗的服装,他们按6000元/吨收取,拖车司机把车开过去就行,对方会把整个柜门卸下来偷货。
每次偷窃货物的数量都控制在该集装箱总货量的5%到8%,这样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等货物到了海外的目的港,收货人发现货物缺少的时候,基本都过了一个多月,即使报案,最终的结果大多都是不了了之!!
针对这次集装箱货物被盗案件,不少货代和出口企业等业内人士,在气愤之余纷纷留言吐槽
业内人士林先生
整个柜门卸下来作案恐怕容易,以前封条有人可以完全开了,拿货后在重新封上,后门也可以让人开,500一次,不过现在说是卸门作案,这要专业设备才能把柜门卸下吧。鲘门(疑似作案地点)的团伙偷了N多年,应该是惯偷了,在没有破坏封条的情况也有可能偷到货。
货主翁先生:
去年(货柜)被偷了几十箱小黄鸭。据一个Heenaan司机的说法是他们那边有这样专门的团队,是割开柜顶然后偷,而且都是偷货柜最先装的货。不过割开后他们要怎么快速的补好柜子的,这确实是个让人不解的问题。
货主肖先生:
我们去年连续几个柜子货物被盗, 我们报过警,警察有处理,查不到。汕尾陆丰段的嫌疑最大,后面改走厦门,就没发生过这情况。
工厂罗先生:
还真没想到会有这种事,之前到目的港有客户反应说货少了,然后说可能在这边被盗了。
货代张先生:
这偷窃团伙胆子太大,动海关封条是犯罪的。有客户都建议派人跟车,目前跟车的柜子,都没出过问题,如果货值高的柜子,都建议客人跟柜,装这种远程电子锁没多大作用,只是一种震慑而已,偷柜子不用开柜门的,也不用动封条,是整个柜门卸下来。
作案一般集中发生在旺季,外派车比较多,外面的司机是人是鬼不知道,给的证件也是假的。当时车队反馈是外派车,没有行车记录仪。有GPS定位也没用,查不出来,时间很短,司机咬死不承认,你没证据,无可奈何。听说过唯一破案的是jh货代自己开车偷偷跟踪司机,司机偷货时被抓现行。
▲网友对此事议论纷纷
国际航运环节众多,而关于集装箱货物途中被盗事件时有发生,令外贸和货代企业震惊气愤,除了这次作案团伙胆大包天卸门偷货,此前搜航也有报道过有小偷化身拖车司机,潜入物流公司专偷出口集装箱内货物!
▲拖车版《潜伏》!
小偷化身司机,潜入物流公司当,一次又一次“狸猫换太子”,将一个个集装箱内的货物偷走。
据悉,该起案件中他们作案10次,偷走财物价值378万元。直到案发后,招聘他们的物流公司才知道,这些“”的身份证是假的,驾驶证是假的,就连拖车从业人员资格证也是假的。
持应聘,物流公司
这个犯罪团伙主要有四名成员,他们早就计划好,专门出口到国外的货物。为了实施,特意事先在厦门和龙岩等地预先租赁仓库,准备存放来的货物。
去年6月,杜某自己制作了假身份证、驾驶证和拖车从业资格证。他的同伙李某和黄某就持着这些,假冒“李春福”和“吴贤亮”,以虚假身份到两家货代公司应聘。他们都会开车,应聘的都是拖车司机岗位。
遗憾的是,两家货代公司审查时都没有发现他们是假冒的,然后都录取了他们。于是,李某和黄某就这样混入了物流公司,都当上了拖车司机。
应聘之后,李某和黄某并不急于动手,他们先是寻找物流公司管理漏洞,并假装和同事交朋友聊天,等摸清公司情况后再下手。
玩偷梁换柱,盗走378万元货
随后,他们采取两人或三人同车配合的方式,在运输集装箱货柜的途中,先后多次采用改制集装箱封签的方式,偷梁换柱,盗走集装箱内的货物,然后藏匿在事先租赁的仓库。
他们通过“潜伏”,采用同样的作案方式,在应聘之后短短三个月时间里,至少了10次集装箱。这些被盗的集装箱里,有几万件童装、8000多双童鞋,还有各种出口的小商品,被盗物品可估价值共计378万余元。
不过,虽然他们偷的东西价值高,,他们卖得却很便宜。得手后,李某和杜某经人介绍,将盗得的也门一家贸易公司价值45.5万元的童装3.5万余件售往义乌,销赃得款15万余元;将盗得的两体育用品公司价值34万元的鞋子8000多双销赃,得款3.7万余元。
目前厦门中院针对这起“潜伏大案”作出判决。四被告人实施10起,盗得财物价值378万余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均已构成罪。,被告人阿成介绍买卖赃物,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告人阿建提供隐藏处所及财物,帮助逃匿,其行为构成窝藏罪,他们二人也分别获刑。,分别判处他们十三年至一年半的有期徒刑。
物流监管亟待加强
这类案件中,货物在运往码头出口的途中被后,直接出口到国外,直至国外开箱验货时才发现!
由于案发周期较长,倒查时,货物经手的中间环节多,难以确定货物被盗环节,被告人往往在物流公司实施后即离职,案发时不知所终,公安机关难以侦破案件。
监管上的缺失、运营上的漏洞为犯罪团伙的疯狂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为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货代公司须加强并完善对人员招聘、运输、装卸、转运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通过完善电子技术、GPS系统等提升对物流全程的监控,建立健全检查、排查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管网络,让犯罪分子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