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剥离药房 是“甩包袱”也是主动让利
元宵节后,广州市民何小姐来到广州市儿童医疗中心看病,缴完药费后,她拿着处方单却找不到药房,被告知该自2月8日起,就将成人门诊药房移出了院外。在店员指引下,她不到5分钟就拿到了自己的药。作为广东探索“分开”的试点,广州市儿童医疗中心率先取消门诊药房,让不少第一次体验了看病、药店买药的新鲜感觉。据称,这既避免了排队等药,又有利于减少灰色收入。
门诊只看病、不卖药,“分开”的改革构想,终于在广东有了落地样本。可以预见,在未来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关闭门诊药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分开”已在各个改革文件中一再出现,其逐步贯彻推行可说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这也是利益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随着“取消药品加成”“药品分类采购”“两票制”等一揽子重拳打出,医院卖药已越发无利可图,门诊药品不再是盈利部门,其被切割、被“甩包袱”可谓理所。
事实上,在广东此番由官方推动的、大张旗鼓的“医药分开”试点之前,不少医院早就主动求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药房”分隔出去。比如说,某些公立医院就尝试将药房交由医药公司进行托管,并以向后者收取“托管费”的方式获得补偿。而从舆论反馈来看,这一“经营权套现”模式,也引发了许多争议。与之相较,广州儿童医疗中心所采取的“合作药店”模式,表面看起来俨然要“清高”得多。但,果真如此吗?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始至终这家医疗中心都没有说清楚,它到底是如何甄选和确定所谓“指定合作药店”的?其到底是政府牵线搭桥,还是采用市场化的招标竞标,抑或索性双方私下勾兑就敲定了?考虑到这一“联姻”所可能牵涉的巨大利益,公众显然更希望其能够以公开、透明、标准化的方式展开。也唯有这样,才能避免地下交易、权力寻租的负面联想,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药店公平地参与竞争。
任何改革,都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医药分开”亦是如此。,,,,,过去,我们的“医改”往往只有行政驱动,而未能建立与之匹配的“利益激励”机制,故而总是被消解于无形。而今,随着新一轮医改渐行渐深,我们更是有必要理顺其间的利益关系。当公立医院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剥离门诊药房,公众在为其“主动让利惠民”的高觉悟鼓与呼之外,弄清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或许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