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话医院:公众要你们开放医疗数据啦!
一、本次调查于1月9日发起,主要问题包括关注度、数据开放度、个体对档案的认知、建档方式的认可度等。参与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主要推广形式为QQ群、微信群及朋友圈。共回收问卷1250份。
从社交关联度看,填写问卷的人群分布以城市白领及以上人群构成,基本可以定位在中产阶级(偏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群体对及健康数据的需求。
二、健康在该群体里受到较多关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健康体检的经历。超过55岁人群每年有两次体检,基本可以判断近20%左右的人有各类慢性疾病。从宏观来说,新一轮医改倡导的对疾病的治疗改为对疾病预防,健康体检行业需求较旺盛。
在健康体检行业,民营医疗机构已经逐渐壮大,民营医疗机构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约有36%的受访者会选择去民营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相对于来说,体检机构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了。但从疾病类体检看,民众更愿意去公立,民营要走的路还很长。
三、虽然从受访者的需求和意愿来看,对健康及健康检查后的数据非常关注,然并卵,数据却无法及时方便获取,在数据提供上公立医院难以得分。
政府层面要求加强公立医院便民服务的举措,近年来,很多医院也都开始为提供一些资料查询,但可以看出并没有得到认可。很多医院担忧提供了数据会给挑错的机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患者显然比更关心自己的健康,通过了解相应的信息,会为医疗行为提供建议,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
,因为公立医院患者来源充足,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民营医院相对较好,随着医改的调整和更多民营医院的成长,市场竞争必然会敲醒公立医院,使其更多地思考如何共享数据,让患者参与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四、经过两年的发展,无论是移动医疗还是“医院+互联网”依然是刚刚起步,真正发挥效益的还很少。受访者反馈的数据显示,61%以上的医院不提供任何资料给患者,能做到将全部检验、检查报告结果在互联网上开放的仅占11.83%,这部分数据也仅限于门诊,绝大多数医院在“互联网+”的热潮中仅仅迈出了一小步。这与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数据形成强烈反差。
五、大家都关心健康,关心健康数据,也希望有的医务人员来为自己服务,信息,网,护士网,条件,培训,,服务是需要收费的,可是调查的社会中产阶层中依然有40%的人不愿意为网上咨询付费,中产阶级尚且如此,基本可以判断,为健康付费还不为民众所接受。的动力来源又在哪里?从近期相关保险机构与移动医疗产业结合的举措也可以看出,个人付费的路在中国目前还行不通。
数据详析
1.您多久会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数据分析被调查群体已经基本形成了健康体检意识,特别是在青年人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这种趋势必然将更加激励体检行业的发展。
2.您经常去什么样的体检机构体检?
数据分析调查数据与中国体检市场现状相符,依旧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专门的体检机构为辅,并构成竞争关系。公立医院的公信力及检后的治疗能力是被调查者选择的主要原因。
3.您经常去体检的体检机构,是否利用互联网形式向您提供检查结果查询功能?
数据分析虽然到公立医院体检的人数占了65.6%,但能够做到将全部检验、检查报告内容在互联网上开放的仅占13.59%,对于公立医院体检中心这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来说,“互联网+体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您经常去就诊的医疗机构,是否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向您提供检查结果查询功能?
数据分析到公立医院就诊的人数占96%,但能够做到将全部检验、检查报告内容在互联网上开放的仅占11.83%,这部分数据也仅限于门诊,绝大多数医院在“互联网+”的热潮中仅仅迈出了一小步。
5.您保存您或家人历次体检报告和就医病历的原因是?
数据分析保存历次就医病历及体检报告,使自己的健康信息具有连续性和可追溯性,已经成为关注自己或家人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这部分人群中有93.6%的被调查者采用纸质形式保存。选择不保存的529人中有259人(占49%)是因为目前的方式方法太麻烦而没有保存。
6.您是否愿意在互联网上存储您或家人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
数据分析当下利用互联网存储信息的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从QQ、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网盘到各种实名认证的网站或APP,大量带有隐私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存储或转发,78.3%的被调查者认同这种个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互联网化存储的方式。
7.在保障隐私的情况下,您愿意将您或家人的健康数据用于区域性的数据分析和调查吗?
数据分析87.1%的被调查者希望将其健康数据用于区域性的数据分析和调查,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共享的数据而获得区域性数据的分析和调查结果,并根据自身情况寻到更好的防病办法或治疗方案。
8.您需要在互联网上有专门的对您或家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指导吗?您愿意为这种互联网医疗服务付费吗?
数据分析“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将会成为继社保、商保后的另一种个人保险模式,并作为私人医生或家庭医生的另一种展现形式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