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判断患儿病情并安排就诊顺序引家长质疑
连日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又到了流感的高峰期。记者昨日从我市各大儿科了解到,门急诊量均有明显增长。作为我市儿科门急诊量“领头羊”的第一,更是首当其冲。,近日,多名家长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由于第一儿科急诊采取预检分诊制度,由护士判断患儿的病情,并安排就诊顺序,导致个别候诊时间过长。“护士凭什么判断孩子的病情?”一些家长质疑。
■第一医院儿科急诊,由护士判断患儿病情并安排就诊顺序
据悉,第一医院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推行儿科预检分诊制度的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是否合理?记者采访了多名业内人士,均得到肯定的答复。,现实中,预检分诊制度却遭遇推行难。
【市民声音】
预检分诊制度不够完善 “护士凭什么判断病情”
近日,市民简女士致电本报称,她的孩子咳嗽了一天一夜,一直咳个不停,所以当晚8点多,她带着孩子到第一医院挂急诊号,单显示的时间是晚上8点20分。“儿科急诊由导诊台护士评估孩子的病情,决定就诊顺序。”简女士说,导诊护士告诉她,孩子的情况不严重,要等一下。结果,简女士和孩子一直等到晚上10点半才被叫进诊室。
“我不知道护士衡量病情是否严重的标准是什么,但孩子咳嗽了一天一夜,如果不严重,我干吗要连夜来挂急诊?”她提出质疑:一个护士凭什么判断病情严重与否?
次日,另一位市民孟女士也致电本报,称自家的孩子上个月孩子因感冒发高烧两三天,于是连夜带孩子到第一医院儿科挂急诊,“当晚等了好几个小时,我们急得跟护士都吵起来了。”
分诊制度很人性化 建议设置等待时间上限
市民刘先生在来电中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力挺分诊制,认为第一医院儿科急诊的分诊制度很人性化。“我也曾带孩子去看儿科急诊,有两次我觉得孩子的病情并不严重,只是精神不太好,可护士了解病情后,很快就安排孩子进诊室了。事实证明,那两次孩子的病都很重。”
刘先生说,家长一般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而护士对病情的判断比较。如果采取取号候诊制,对一些病情危急的孩子,可能就会耽误治疗。
他表示,像孟女士那样等数小时确实有些夸张,建议设一个等候时间上限,照顾一下这些家长的感受。“孩子的病情是会变化的,可能来时不严重,等几个小时后病情就已经发生变化了。”
【院方回应】
由护士分诊是国际通行的 分诊护士都经过特殊培训
对于家长的质疑,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吴谨准表示,从实践来看,儿科预检分诊制度是合理的。他介绍,该院儿科急诊从2013年8月开始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至今尚未遇到差错,起到了有效分诊的作用。“医院不能讲先来后到,特别是儿科急诊。”吴谨准说,儿科急诊的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急诊预检分诊可以对患儿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预检分诊还能及时排查。
“全世界预检分诊都是由护士来做的。分诊护士都是经过特殊培训,且经验丰富的护士。”吴谨准说,该院预检分诊制度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采用同一套标准。分诊护士要求在急诊工作3年以上。此前,医院还邀请了加拿大温哥华的学教授进行了专门培训。
看病时,护士预检分诊的数据也提供给参考。,在等候时出现问题,家长可及时向护士反映,由护士再检查一次,如病情变化可马上调到前面。
护士定期在候诊区巡诊 有异常会上调优先级别
第一医院儿科急诊张丽月告诉记者,预检分诊刚实施时,很多家长不理解:“别人凭什么插到我孩子前面?”
为此,护士们没少做工作,耐心解释预检分诊的好处和分诊的依据。候诊区的醒目位置和LED大屏幕上,都有显示分诊标准。为防止出现急危重症患儿遗漏的情况,护士都每小时会到候诊区巡诊,发现异常马上将孩子的优先级别上调。
“针对近期家长向晚报反映的情况,我们打算对常见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解释,并张贴出来。也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她说。
今天上午10点多,在儿科急诊候诊区,家长陈先生告诉记者,昨天3岁的孩子发高烧,吃了药后还没退烧,于是请假带孩子来看急诊。“护士检查后,我们被分到第五级。”他说,虽然已经等了半小时了,但也能理解。“知道孩子病情不重,也就放心了。”
【医院数据】
将患儿病情分为五级 九成患儿无需看急诊
据介绍,根据病情,该院将患儿分为五级:危急、重症、紧急、亚急、非紧急。其中,一级患儿需立刻,二级患儿要求在15分钟内,三级患儿等候时间要求在1小时内,四级患儿等候时间在2小时内,五级患儿可能等候2小时以上。
“如果按照国内外急诊标准,99%以上的急诊患儿都是非急诊。”他说,据统计,2014年该院儿科急诊病人中,五级病人占90.3%;2015年五级病人数占77.67%,其中,住院者仅占0.1%-0.15%。而与之相反,一级患儿人数虽然不足1%,住院者比例却达近九成。
医院的急诊资源很宝贵,是“生命通道”,但很多非紧急病人却挤占了“生命通道”。“世界上最重的病是什么?是自家孩子的病。”吴谨准说,一个急诊一晚上要看200多个孩子,其中90%都是不需要看急诊的。
【提醒】
急诊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而且会挤占“生命通道”
吴谨准提醒家长:“不是所有的病都要看急诊,而急诊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吴谨准说,有的孩子咳嗽一两个月,就不要看急诊,而应该到专科门诊就诊。
“有的家长一天带孩子跑好几趟医院,上午刚看过,晚上一发烧又来了。”护士,,,,护士节,,,网,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一民建议,家长应提高医学常识。对于那些非急诊患儿,不必多次就诊,“家长累,孩子也累,还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更挤占用了十分宝贵的急诊医疗资源。”
,杨一民说,目前的儿科急诊号过于“廉价”,根本起不到调节作用。而在国外,急诊费用通常要高出门诊许多,通过价格杠杆,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
【相关新闻】
我市每千名患儿 医生配比仅为0.26名
吴谨准说,预检分诊制度推行难最大的原因在于儿科医生紧缺。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厦门每千名儿童临床儿科医生配比仅为0.2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41,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1.46。
“儿科医生处在高强度、高风险中。去年,我们儿科门急诊量达到51万人次,其中急诊36万人次,最高一天门急诊量达到2500人次,其中急诊为2000人次。”他说。
儿科医生难招一直是普遍现象,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儿科医生缺口更大。
,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区,儿科急诊更是“重灾区”。近5年来,第一医院儿科的医疗纠纷90%发生在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