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男护士的故事
护士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被称为“提灯女神”,近十年来,这个行业已多了不少“提灯男神”。
在护士节前夕,中国青年报记者探访了北京博爱的青年群体。这里的已成为各科室“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很平凡,但我做的事不平凡”
换药室的郭明伟,已经习惯了面对溃烂的伤口、强烈的异味。
生于1986年的他,几乎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周边地区,“从南三环到南四环”。他负责给插着导尿管、胃管的病人做上门服务。“出于安全、体力的考虑,上门服务一般由男护士承担。”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当天,他已经到过三名的家。“病人通常是老人。几年下来,我和他们一家人都会熟悉起来。”一名连续3年春节都给他送来朴素的彩印小纸条,上面写着龙年、蛇年、马年的祝福语。他至今还保留着。
1988年出生的李荣则是急诊室里的“新人”。2014年6月,他才来到北京博爱医院,至今还不满一年。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多名男护士,都是“偶然地”学了。李荣也是在高考后,听从了班主任的建议,才走上了学的道路。
“当时自己对于没有概念,学了之后还有些迷茫。”李荣说,“但工作之后,确实感受到这是拯救生命的职业,有时心里也会感到骄傲。虽然我很平凡,但我知道,我做的事不平凡。”
护士面对的,不仅仅是扎针、导尿、吸痰这些劳累且琐碎的任务。
4月14日上午,一名喝醉酒的中年男子被送到了急诊室。当人们帮助他躺上平车时,李荣担心他掉下床,就扶了他一把,没想到一下子扶出了麻烦。
“他大概当时意识不太清楚,拉住我就打。”这名男子突然之间坐起身来,一把扯住了李荣的衣服,对李荣挥起了拳头。李荣躲闪不及,腹部挨了重重一下。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连忙上前制止,但该男子反应太过剧烈,“三个家属都按不住”。
“这些对医护人员来说都很常见。”李荣说得轻描淡写。
他简单检查了一下,稍作休息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病人神志不清打人、或是态度不好,我们都能接受。这些事,我很少跟家人说。”
“请这个男护士来给我扎针”
和其他科室相比,ICU病房显得尤为安静。对于这里的护士而言,他们所承担的工作是危重病人的监护。由于重症监护室没有家属陪护,护士还承担了大量生活护理。
1987年出生的薛瑞忠,2010年3月就来到了ICU病房。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老护士们眼里“勤快、靠谱的小伙子”。
薛瑞忠老家在唐山,全家都是学医的。高考那年,全县只有他一个人报了护理。
“男生学护理比较有优势,可以承担女生做不了的事。”薛瑞忠觉得,在ICU感受最深的,是学会了如何换位思考。
“这里的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常常会出现烦躁,或有精神症状,偶尔家属也因心理压力较大,出现脾气暴躁。对此我们都能理解,平时我们会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耐心安抚他们的不良情绪。‘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这句话,深深印在每个护士的心里。”
1989年出生的急诊室男护士侯晓东说“我们最大的安慰,就是能理解我们。”
在他刚上岗时,还有患者惊讶地说,“怎么是个小男孩呀”,不愿意让他注射。而现在,常来的老年患者还会主动招呼说“请这个男护士来给我扎针!”
在薛瑞忠看来,护士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职业“看到病人,自己心里也很高兴。”侯晓东最高兴的事,就是夜班急诊成功一个病人。“那时候真的特兴奋,通宵熬夜也不觉得累!”
男护士“值得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北京博爱医院血液透析室王秀荣看来,男护士具备独有的优势。
,男护士承担了大量的“重活累活”。她指着透析病人身边的一个个乳白色桶“这样的透析液,每桶约有26斤重,主要是男护士们搬运。通常搬动病人,需要两三人配合,而男护士一个人就可以胜任。”
受访的男护士也都把这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做的,一般不会麻烦。”
第二,“男孩子们对仪器类操作更感兴趣,学得快,动手能力强。”在血液透析室这样的天天和精密医学仪器打交道的科室,男护士们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
第三,男护士们的应急能力强。病人病情的突然变化、医患关系的各种矛盾发生时,男护士们就会成为科室一道坚定的“防线”。王秀荣举例说“比如,有的病人出现心脏骤停,男护士赶来得快,马上给病人做心肺复苏术,力气也大。”
,醉酒病人在病房内闹事、病人家属因费用划价问题不满而对医护人员恶语相向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时候,通常都由男护士们出面帮助解决。男孩子可以震慑闹事者,保护。”
在发挥优势的,男护士们需要承担的也更多。
“现在我们的男护士大多是1986年、1987年之后出生的青年,有成家立业的压力。”王秀荣说,医院的男护士月收入大约六七千元,还要在北京租房、养家,让他们备感负担沉重。
她介绍,不少男护士的另一半都是同行。“在彼此能更好理解的,也需要共同面对行业的艰辛。”
薛瑞忠的女朋友也是护士,在另一家医院工作。“平时一周能见三四次,相互都很理解支持对方。”一说起来,他就笑了。
李荣已经是一位父亲,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当护士工作强度很大,生活作息非常不规律。回家之后还要照顾家庭、孩子,也休息不好。”李荣说,有时家人还会因不理解而跟他闹别扭。
“平时上班,无论白班还是夜班,都特别疲惫,在家时,一有空闲只想睡觉,和家人交流越来越少。”李荣有些无奈,“在医院的时间比在家还多,有时也想多陪陪家人,但真的做不到。”
刚开始工作时,家庭的压力让他有时招架不过来。“偶尔会分心,工作上会出点小问题,比如写病历时出点差错。”但到了后来,这些差错越来越少,“做得熟练了之后,经常一心扑在工作上,忙起来什么都忘了。”
而一直都在努力兼顾家庭与工作的李荣,也愈来愈明白肩上担子的意义。
“当护士,就是要细心谨慎,细节尤其重要。”李荣说,“在单位,我必须要尽好护士的职责。”
“男护士们平时要承担更多的体力工作,医院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王秀荣说,“家人不理解,生活压力大,这些孩子们真的都很辛苦,值得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