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出口变进口 德国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外劳
受欧债危机影响,很多南欧高素质人才因在自己的祖国找不到工作而前往德国“淘金”。据德国联邦劳工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在德国登记就业的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4国公民人数已接近48万。
德国劳动力出口变进口
,双轨制培训制度下的德国劳动力市场也并非“万无一失”。由于两德统一,疲软的东德经济致使德国失业率高升。2005年德国每年有1万多名专业人员出国打工。特别是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及欧洲内部的瑞士、奥地利以及丹麦等国家。
无论是医生、护士、建筑工人还是旅馆服务人员,这些国家都能敞开臂膀表示欢迎。他们看上的是德国专业人员的训练有素;而后者则可获得比德国更丰厚的报酬。
为了增加就业,德国别无选择地进行劳工市场改革。在前总理施罗德的创导下,德国2003年通过了“2010议程”改革方案。改革减少了对工人的保护,限制工资增长,并降低养老金。失业补助金的发放时间由3年缩减为1年。
,改革措施催生了德国的“个人股份公司”(Ich AG)失业人员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更加容易地开展自主经营。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劳动力市场的优势更加凸显。,德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也即将达到退休年龄。
“现在德国各地劳动局拼命找人,因为空出的位置太多。”德国联邦劳工局专家舒瓦尔对笔者说。根据该局的数据,2012年,德国有38.6万个空缺工作,创造了10年来的新纪录。其中超过13.5万个位置已经空了3个月以上。最紧缺的当数火车司机、医生、客流服务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等职位。
德国IT行业协会总干事罗雷德尔就强调,他们的行业因人才匮乏,每年的利润减少15亿欧元。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企业的盈利直接受到影响,而且妨碍革新。如果没有具备创新思想和能力的人,又如何推动革新。
2013年是德国“大选年”。为拉选票,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提出“全民就业”的口号,即把失业率控制在3%到4%之间。德国的失业率目前仅为5.3%。与此,德国联邦劳工局则预测,到2025年,德国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达350万人。德国还将引进更多的外籍专业人才。
德国高素质技工是怎么培养的
德国劳动力也就是技术工人,已经由出口变为进口。不管出口还是进口,德国劳动力的素质都是一流的,这不得不提到德国实行了近200年的双轨制培训制度。笔者近日来到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小城英戈尔施塔特的奥迪汽车总部。
18岁的多米尼克已在奥迪汽车装配车间做了一年学徒了。笔者见到他时,他正一丝不苟地在半成品车内拧着螺丝。除了脸上流露出的青涩外,他熟练的操作完全是名十足的专业技工。
多米尼克向笔者介绍,自己没有选择直接上大学,而是在中学阶段选择做学徒。每个月大约有三周在奥迪工作,一周则在学校上课。这所学校与奥迪有合作关系。在那里,他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汽车专业知识以及电脑、经济、英语、数学等科目。
在3年半的学徒期间,他不仅无需支付学费,每月还能获得近800欧元的工资。因为,他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学费、工资以及相应的保险全由公司承担。
像多米尼克这样的学徒,奥迪每年要招收数百名。奥迪公司职业培训专家雷格尔对笔者说“我们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批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虽然每年投资的成本非常惊人,但他认为,双轨制毕业生相对大学毕业生更了解企业,为企业省下新人培训费用。
据笔者了解,德国中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进入以职业为导向的中学,进行双轨制培训。而进入大学的仅为三分之一。
德国未来工作研究所所长施耐德表示“由于双轨制培训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德国年轻人很少失业。”它是解决年轻人失业问题的一剂良药。具体来说,几乎各行业都配有学徒制岗位,每名师傅只带一名徒弟。
为了保护双轨培训制度,政府还制定了法规。2004年,德国政府与各企业、工会签订协议,要求公司每拥有15名工人,必须招收1名学徒,否则将被处以罚款。目前德国约有160万名学徒在接受双轨制培训。没有参加过双轨制培训的中学生,几乎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