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禁制令阻中国矿工来加 工会胜首战
加国工会申请禁制令阻止中国临时矿工到卑诗省墨玉河煤矿就职一案,主审法官驳回联邦政府提出的抗辩,受理工会提出的司法覆核申请,相关聆讯将在下月10日进行。
而联邦政府随即提出另一项司法覆核,对裁定进行上诉,法官则希望各方能在下月中矿工抵达前完成协商,否则可能会进入禁制令的申请程序。
输入中国矿工的加拿大德华国际矿业总裁刘乃顺强调是因为招不到本地工人才引进中国矿工。他称如果工会真有100个适合的矿工人选,欢迎将名单及履历提供给德华审核,否则就是「不负责任地撒谎」;而如果公司花了额外的资源引入外劳而被工会突然从中作梗搞砸,则对公司及矿工来说的都不公平。
主审法官坎贝尔(Justice Douglas Campbell)昨日在庭上宣读裁决时指出,联邦政府并未公开劳工市场意见书(Labour Market Opinion,简称LMO),因界对于工作签证的关键程序内容一无所知。他认为联邦政府发出工作签证一事已经属于「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又指负责签发LMO的人力资源部长范茵丽(Diane Finley)之前也发出新闻稿承认LMO程序有问题,法官决定驳回政府以及矿务公司所提出的抗辩,即受理工会提出的司法覆核申请,并排在下月10日进行聆讯。
联邦政府律师团随即提出另一项司法覆核,对坎贝尔此项裁决提出上诉。各方律师将会于下周一傍晚再度回到联邦法院,对政府提出的司法覆核进行程序处理。
但坎贝尔也强调,由于第二波中国矿工即将抵达加国,希望案件能尽快处理。如果政府仍与工会僵持不下,中国矿工一旦抵达,恐怕会进入禁制令的申请程序。
面对首战失利,联邦政府及HD矿务国际公司(HD Mining International Ltd.)的代表律师皆不愿对传媒发表评论。工会代表律师及工会代表,则高调接受传媒采访,称会继续司法程序,并强调一定要看到与矿工案有关的全部劳工市场意见书。
工会代表律师戈登 (Charles Gordon)对联邦政府「顽强抵抗」的态度表示难以理解,称如果整个聘用临时外劳的过程没有任何瑕疵,一早将这些文件交出,便不会产生这么复杂的司法程序。
卑诗劳工联盟主席辛克莱(Jim Sinclair)辩称,工会并不是针对中国人,而是在为加国劳工求职的公平性抗争。他称这次事件中约300名矿工,没有聘请本地劳工,甚至还在招聘时附加普通话要求,明显将本地劳工排除在外。不过HD矿务国际公司方面,则已经于数日前发出声明,驳斥并没有将国语列为招聘条件。
中国矿工非靠低薪抢饭碗
一位有数十年经验的华人就业辅导专家吕秉义曾经接触过来自中国的临时矿工。他指出,这些矿工技术高学识好,并非靠出卖廉价劳动力的抢饭碗者,反而来自爱尔兰的劳工无论语言背景都更能与本地工会工人抢工作,大家不应该以双重标准看待这批中国矿工。
前士达孔拿就业服务处经理吕秉义说,他3、4个月前接触过这批中国矿工,其实他们本已经在加拿大打工,他们原本已持有工作签证,先前是在安省另一个矿场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而转业到卑诗墨玉河矿场。
据悉,墨玉河煤矿场目前已经雇有17名中国矿工,还准备引入近200名中国矿工,作为勘探阶段的外劳,却引起工会的强烈反对。
吕秉义对这批来自中国的矿工的印象是,他们的技术好、知识水平高。吕秉义说,现在的中国矿工已经不是靠出卖廉价劳力的「大老粗」,他们懂得操作复杂的机器,下矿后使用的是小铲车,不是靠劳力、靠冒险,而是靠经验、靠技术谋生。
吕秉义指出,这批矿工月薪高达4800加元,对于这批来自中国的矿工,是一笔十分丰厚的收入。
吕秉义认识不少在北部打工的华裔,指出老华侨大都来自广东,对于北部的寒冷气候并不适应,有人在Kitimat冬天上街走了几个街口,脚便长出冻疮来。反而中国矿工大都来自北方,对寒冷气候并不抗拒,而饮食上也没有广东人挑剔,基本上是面条加水饺,即使在卑诗北部,也容易张罗得到。
虽然如此,但这些30多岁的中国矿工仍然要忍受苦闷枯燥,与世隔绝的生活,幸好现在资讯发达,可以看到华语的卫星电视。除了电视之外,最大的娱乐活动是几个人坐车跨省到爱蒙顿。
吕秉义指出,除了矿工之外,北部也有不少中国的临时外劳从事其他工作。例如,当地餐馆业生意十分红火,原因是当地不缺乏高薪而又单身的男子,不喜欢自己煮饭吃,经常上馆子,故此有些华裔经营的餐馆需要设立5、6条外卖电话线,整个晚上生意不绝,往往要到凌晨12时、1时才打烊。餐馆工作要聘人也不容易,在孤苦寒冷的北部,就算是当地华裔也不愿意去「捱世界」,令到该地的餐馆经营者不得不引入外劳。
对于加拿大到爱尔兰等地招募外劳,没有受到强烈抵制,吕秉义认为是双重标准。他认为本国人对爱尔兰建筑工人显然是一种「优待」,照顾了自己的「乡里」。这批爱尔兰建筑工不一定会停留在卑诗省北部寒冷偏远的地方打工,假若不合意,随时可以「转战」低陆平原。换而言之,将会对本地工人构成直接的竞争、抢饭碗,工会应该对爱尔兰工人更加介怀,而不是针对中国矿工。
专家忧事件窒碍引进外劳
明报西门菲沙大学(SFU)研究外国临时劳工的学者拉博夫(Joshua Labove)指出,他注意到工会、政治人物及舆论,将焦点集中在这次引进的中国矿工,显示本国社会对来自不同文化的外国劳工存在忧虑。他并认為,这类「文化上的风险」(cultural risk),将影响本国僱主未来继续引进外国劳工的决定。
针对法院判决的影响,拉博夫说,现在还很难预测司法覆核的结果,但他可以预见,引进外劳并被工会告上法院,所带来的法律开销,以及对既定的引进计划可能形成的干扰,均是本地僱主或外国投资方所不乐见,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以及在外国招聘合适劳工的意愿。
拉博夫指出,影响所及的,还可能令这些技术劳工不愿到加拿大,而是选择去其他国家。
拉博夫强调,外国临时劳工问题,不应眼於他们来自哪个国家,而应针对引进过程是否合法。他举例说,政府有责任监督,僱主对临时劳工提供的劳动条件,不能差过本国劳工,,外国劳工也应享有基本的医疗及保险照顾。
他指出,如果检视的结果,发现外国劳工得到的工作待遇及条件,与本地劳工相同,而僱主又确实遵从申请程序,证明在本地找不到合适劳工,那麼就不应再反对外国劳工。
拉博夫并说,这次引进中国矿工所引起的反弹,说明在经济欠佳,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工会、政治人物将会紧盯这些可能影响本国人饭碗的政治决定,并让议题变得敏感。(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