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出国打工 日本人进来种地
这是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中,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第一篇。我们将视角投向地处大别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的河南新县。这里的年轻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以参与的方式走出大山,再把挣到的钱带回来,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闯出一条路。
在《新县县志》中,新县被描述为“东襟合肥,南邻武汉,北达郑州,扼两淮而控武汉,襟荆楚而屏中原”的“三省通衢”之处,实际上也就是“三不靠”。所以,它与其它革命老区有诸多相似———交通不便,工业不发达,经济落后,立足本土很难找到发展空间。穷则变,变则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官方的推进下,本地年轻人开始热衷于出国劳务发“洋财”,其间的年轻出国劳务者也从最初的挣钱盖房变得更加有眼光,敢于投资。
年轻人走出去,大量农村土地抛荒。2008年,一位叫立松国彦的日本人,到新县承包了200多亩土地,以集约化的模式经营农场。不少农民在观望后将土地承包给他,自己则继续出外务工。这种看来错位、实则双赢的发展观,令新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与此,新县涉外劳务部门在多年的摸索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从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批年轻人与父辈的不同,也能一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2011年7月,地处豫、鄂两省交界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天气异常炎热。
在修葺一新、尚未开课的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19岁的徐萍正在往过道边的展板上贴思想心得。这位听着MP4、一头黄发的姑娘,在题为“诚实做人的条件”的心得中写道,“是什么原因使研修生不顾一切跳槽呢?因为我们过不了金钱这一关,不能吃苦耐劳……”这样的展板有四块,尚未接受系统学习的学生,早早进入了思想教育环节。
布置这一任务的老师名叫夏磊,是这所学院的前身———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的主任。从上世纪末开始,这位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中年教师,就开始给准备出国劳务的年轻人上课。较之几年前以体能和外国语训练为主,现在的重心则是思想教育。为此,他甚至专门编写了一套《思想教育记录本》,里面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上课日程,供教学使用。
夏磊满腹忧虑地说,“这都怪现在的80后、90后没吃过苦,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外国老板考虑,没有责任感。稍有点不顺心就要求回国,让我们很被动”。而在新县的外派劳务工作启动之初,那时的年轻人远没有如此难教。
第一代80后初出茅庐
处于世纪末的1999年,各种新技术与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是年2月,即时通信软件QQ诞生,从一开始只有2位用户,发展到后来的上亿,它几乎改变了年轻一代的沟通方式。
家在新县箭河乡农村的刘宏霞兄弟,当时对此却一无所知,甚至连电视都很少看。几年前他们的母亲患胃癌去世,令靠务农为生的刘氏父子三人不仅背上三万元债务,更对未来失去希望。刘宏霞生于1980年,可算是第一代的80后,哥哥刘宏利大他四岁,二人只读到初中。
1999年3月,为缓解家庭窘迫的状况,身为大哥的刘宏利率先走出家门。不到半年时间,他的足迹从大连到太原,再到武汉,先后干过建筑工、搬运工。转眼就是9月。刘宏利感觉在外挣不到钱,带着他唯一的收获———在武汉打工结识的女友陈春花回到家中。而此时的刘宏霞,也结束了在附近小厂的临工生活。正无所事事,一天傍晚,他在电视看到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的广告,宣传词令他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