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旧金山唐人街华人制衣史
据美国《星岛日报》湖南出国工作网,旧金山唐人街有一条小巷吕宋巷(Ross)。就是这条三个人并排行走都显得拥挤的小巷,曾经活跃着十多家华人经营的制衣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旺发达的制衣厂里曾有数百名工人日夜忙碌。随着华人制衣业没落,仅存的佳丽制衣厂已成为了业界的活化石。记者在一名当年女工的指引下,敲开了一扇门,触摸了一段渐行渐远的华人制衣历史。
英姐见证20多年来兴衰
按响门玲,隐约传来了拖鞋在地板上摩擦的声音,枣红色的木门“依呀”一声打开,隔着蒙满了纤维和尘土的铁闸,一把中年女声透了出来“边个啊?”(找谁?)
得知来意后,女主人苏丽英(人称英姐)很热情的把我请了进去。也许同是来自广州,彼此之间的距离自然拉近了不少。她一面忙着手上的活,一面讲述她与衣厂的故事。
这是一个约600呎大小的空间,吊在天花板上的荧光灯泛出冷冷的光,一片萧瑟。靠墙两旁摆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衣车16台,绝大多数都蒙上了纺织品的纤维和尘埃。英姐说,这些衣车有不同的功能,钑骨、单针、双针、打网、钮门、打钮、挑脚、BB钑等工序全靠这它们。,现在大多设备都用不上了,因为,订单越来越少,所需的工序只要两、三辆衣车都绰绰有余。
英姐曾在广州服装厂被鼎鼎有名的陆湛师傅收为徒弟,学得一身好手艺。移民到美国后,20多年来,一直都在制衣行业中爬滚。她从一名制衣女工到老板娘,历尽艰辛,总算从苦难中熬了过来。她说,前夫把钱和房屋一起卷走,幸运的是儿子的孝顺和勤快,虽然母子俩在出租屋里相依为命,也能让她感到人生有盼望,精神有寄托。
80年代女工一期粮逾千元
以前,衣厂生意好的时候,找工做好容易。英姐回忆,密密麻麻的缝纫机旁,有十多岁的大姑娘,也有七、八十岁的阿姆。因为衣厂对车衣工的技术要求不高,没有年龄学历和英文要求,做的大多都是眼见工夫,很容易上手。衣厂薪酬大多都是按件计,上班时间比较灵活,跟餐馆、家护相比,衣厂工作显得较为轻松、干净,很受新移民欢迎。
那时候,华人衣厂大多都默许工人带孩子到衣厂上班,她的儿子从7岁起,每逢节假日,都随她到厂里上班。家庭——衣厂两点一线,成为许多新移民草根阶层群体的生活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一名熟手车衣女工一期粮单(两周的工资)超过1000元,当时每星期的伙食费在20元左右。一些勤快的女工,在衣厂工作了十多年,省吃俭用居然也能用血汗钱换来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圆了美国梦。
当年,一件衣版的订单常常有上万件成衣。英姐说,包括永发等许多名噪一时的制衣厂,开工的就有300多任务人,一周七日,衣厂里的灯从不熄灭。1990年,旧金山的制衣业发展到顶峰,英姐也从一般的车衣女工晋升到技术主管,负责车板。对制衣行业充满信心的英姐决心参股所在的衣厂,随后,属于自己的佳丽制衣厂正式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