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外劳人数剧增处境困难
综合加拿大《明报》湖南出国工作网,温哥华市府表示,人数过去五年间倍翻,升至四万人,市府急谋对策,包括房屋及安顿服务政策改动等,来应付人口的急剧变化。相关报告将在7月出炉。
根据市府搜集到的资料,在2009年,共有3.8万名临时外劳居住于大温地区,超过全省一半。其中83%希望长期居住于温哥华。数字也显示,2006年,抵达加国的外劳人数超逾经济移民的数字。自该年起,外劳人数一直保持高于经济移民的态势,而且差距有愈来愈大的趋势。
报告7月呈市长
温哥华市府28日假市中心图书馆举行电影放映会及座谈会,进一步查询临时外劳的境况。市议员麦杰士(Geoff Meggs)在座谈会上透露,市府自前市长李建堡(Larry Campbell)时代已经开始关注临时外劳问题,并组成委员会,分析对策。
相关报告将于7月呈交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审核,让市府可以在11月市选前开始处理这一问题。他指出,目前温哥华市有三万五千至四万人是临时外劳,人数与西端人口相若,特别是在最近五年,更出现飙升情况,但不少移民机构碍于拨款条件,只能照顾新移民,不能够对外劳提供援助,导致外劳在工作条件上不断出现争议性事件。他举例说,加拿大线(Canada Line)兴建时,临时外劳希望组织工会,却遇上困难。
他强调,市府并不是要左右移民政策,也不是要扮演维权的角色,但却希望了解外劳情况,再决定是否调整政策,报告将探讨包括房屋等问题。他指出,目前温哥华的房价高企,房屋政策主要为长期居住的人士设计,而不是短暂居住的人设计,市府的策略是否需要更动,也是考虑范围。,市府又关注服务机关是否需要资助,他说,部分低技术临时外劳丧失工作后,流入地下经济变成黑工,也是市府关注的问题。
外劳吐苦水 揭雇主欺压
座谈会探讨了外劳族群的处境,部分人大吐苦水,揭露如何受到雇主欺压。
有座谈会的论者指出,并不是所有外劳均需要别人援助,例如软件巨人“微软”在当地便聘用了不少高技术人才,他们具备语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甚强。但根据温市的统计,大温地区的外劳有29.4%属于低技术类别,比如是季节性农场帮工,以及住家护理等(live-in caregiver),他们的境况则有天渊之别。不少人存在语言沟通的问题,对自己的权利也不熟悉,但往往因为合约关系,只能受聘于一名雇主,很容易受到欺压。
有论者说,有外劳不敢投诉雇主,忧虑被解雇,假若工作不满三个月便被解雇,薪水连机票也不够支付。
一名菲律宾女子到加拿大担任住家护理,她投诉丧失很多基本自由,包括雇主禁止她外出,禁止她打电话,甚至与自己妈妈打电话,也要事先取得批准。她说自己作为成年人,感觉完全丧失了尊严。她领取每小时8元的最低工资,但雇主说这也不能负担。她于是要求寻找另一雇主,但却被恐吓,假若她要辞职,便要立刻返回菲律宾,她认为其实是雇主变相施压,要她接受最低工资以下的薪水。
她希望成为永久居民,但申请递入三年,仍然没有回音,她通过一名国会议员查询,才知道申请还没有开始审理。她说自己儿子不断问她何时能够会面,但自己也没有把握,说到这里,忍不住泪如雨下。
一名拉丁裔外劳讲述自己丧失工作之后的彷徨境况,他说当时被告知“从这一天起,你已经是非法居民”,由此感到很沮丧。另一名菲裔临时外劳也表示,到来加拿大打工,绝对不是外人想象的一步踏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