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在英华人员工5年未加工资 生活质量下降
据英国《华商报》湖南出国工作网,记者最近调查发现,有3成多华人企业过去5年没有给员工加工资。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房租,成千上万华人日子过得相当窘迫,节衣缩食,生活质量一降再降。
工资收入与物价涨幅严重脱节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至2010年,英国各类物价平均上升29%,在欧盟国家中名列前茅,与此民众的工资,不管是公务员还是私企员工都能有相应的工资涨幅。2008年的前5年,英国人的工资平均涨幅达21%,2009年略低只有0.6%,2010年增长2.5%。工资涨幅基本与物价保持同步。
记者电话或当面采访了120多家华人餐馆、外卖店、中药店、旅行社、律师楼、会计师事务所、食品加工厂等企业的员工,发现过去3年没给员工加工资的华人企业高达6成多,5年没给员工加工薪的则有3成。
物价暴涨,工资收入却没有增长?出乎记者的意料,大多员工居然没有抱怨。张大夫是一家中药店的医生,他4年前来英国,他的年薪是18000镑。他告诉记者“我的工资交完税,一个月也就一千多一点,过去4年一分钱都没涨过。我来英国来的不是时候,这几年英国的中药店走下坡路,很多店都在裁员在关门。我上班的那家也不太景气,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老板也就是撑着门面罢了。这样哪好意思要求加工资?”
杨先生在伦敦的一家大型中餐馆当经理,他跟记者说“中餐馆这几年生意不好,这是人所共知的。菜价涨,增值税上调到20%,来消费的少了一、二成;而中餐牌价几乎没有改变,利润率少了好几个百分点,现阶段给员工加工资是不现实的。”杨经理指出,大厨,楼面一般不会在一个餐馆干一辈子,最多三、五年,一定会换一家。新员工按旧标准旧工资招是正常的。这几年大厨的工资水平应该降了不少。再说生意差了,他们干的活也相应减少,哪有可能涨工资?
华人生活质量普遍下降
记者注意到,这几年物价全面上扬,食品涨幅最大。过去5年,华人生活必备的油、米、面粉、以及在英生活常用的面包、黄油等食品都涨100%以上。华人在收入没有增加,支出却要更多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呢?
在一华人中药店打工的前台经理毛小姐告诉记者“我跟老公以前都是去Sainsbury's超市买菜,一周一次,现在不去了,,价格涨的离谱。光过去12个月,面包就涨了37%,菜油涨了43%。我家不远处有便宜的超市Aldi,坐车也就多30分钟,那边的东西质量可能差些,但价格能便宜一、二成。省一点算一点,这样就能弥补物价上涨与工资的差别。”毛小姐还说“我发现这一、二年去Aldi和Lido这类低价超市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可能是生活所迫,没办法呀!”
在一华人旅行社打工的小张告诉记者,他过去一、二年都是去Morrisons 超市买削价食品,他知道每天傍晚超市把快过期的食品削价卖。他每次会买一堆够一家人吃7天。小张说“每个超市都有即将到期的削价食品,有些半价,有些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或更少,这些食物的有效期也许只剩下一、二天。买回去后,能长期放的就放在冻柜中,不能搁太久的就当天做掉,熟食还能放上个二、三天。”小张告诉记者每个超市都有削价专柜,关键是掌握好时间,早点去。不了解的朋友,可以问问超市的员工,他们会指点你什么时候去最合适。
在中餐馆做楼面的王先生与太太原来住在东伦敦的一居室,最近搬了家,搬到一个公寓楼与其它两对华人共享一处房屋。他说“我们原来的房子在Barking,一个月租金780镑,就我们俩住很自在,后面还有个花园。现在我们搬到East Ham只租一个大房间,每月只要560镑。厨房、厕所都要与人共享,与以前比较,生活不便可想而知,但这样一年能节约近3000镑,3000镑不是个小数目。生活质量是下降不少,我们面对现实,除了节衣缩食,没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