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后在加拿大温哥华找工作非凡经历
来源:www.hncggz.com 编辑: 湖南出国劳务 时间:2021-07-07点击:
许多人说在温哥华找工作是个痛苦的过程。的确,慢,能把人拖死难;烦,能把人憋死;难,能把人郁闷死。而我因为事先有心理准备,所以不急不躁,该玩照玩。其间也有过受挫感,但心态还好,终于挺了过来。在此与朋友们分享一下我在温哥华找工作的经历,也希望给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一点儿启示吧。
我们这届UBC的MBA同学在共同的email group上分享毕业半年后的感受时,重点说了找工作的情况。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中国学生,无论是在加拿大找工作,还是在中国、美国或欧洲找工作,大家普遍认为3至6个月是属于比较正常的。而我,在温哥华,足足花了6个月零3周。这确实是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我有过10来次面试的机会,但多数未成,原因种种有的是人家嫌我对本地市场和文化不熟悉,有的是我觉得工作不太适合我,有的是雇主担心我不会在温哥华久留或认为我over-qualified,还有的是因为竞争太激烈。每当收到thank-you letter,我的心情都会有短暂的消沉,但因为周围亲朋的鼓励和相信自己的实力,我总是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记得有一次,我又一次收到thank- you letter,不开心是的,老公在一旁安慰我、鼓励我,过了一会儿,我笑着对老公说“我可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啊”。一句打趣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更是反把老公给逗乐了。我觉得在这漫长的找工作过程中自信和乐观的态度真的非常重要。
说实话,多数被拒的工作我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大多是硬着头皮去应聘的。直到两个月前,有一份工作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是一家加拿大的软件公司在寻找负责大中华区的业务拓展经理。这家公司作为软件公司来说规模不算小,是其所在的专业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它在北美和欧洲的市场都做得不错,《财富》100强的大企业中有90%都是它的客户,我认为其在大中华区也应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我原本并未考虑过这种类型的工作,因为我知道现在这个就业市场并不太景气,作为新MBA毕业生,我没有把目标定得很高,申请的多是Business Analyst或Marketing Specialist一类的工作,而这个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的职位对一个MBA毕业生是十分吸引的。遇到这个工作机会很偶然,这是一个并没有公开贴出来的职位,而且是该公司新创立的一个职位。因为之前我曾发了一份简历应聘该公司市场部的Marketing Specialist职位,市场部经理面试了我,彼此感觉不错,市场部经理知道负责亚太市场的业务总监总监有意想找人做中国市场而有觉得我更适合那个职位,就把我推荐给了亚太市场销售总监。因为我觉得这个职位很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于是前所未有地重视这个机会。我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争取它,其间真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第一轮面试很顺利。从我接到亚太业务总监的面试通知的电话,只有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我从网站上对这家公司及其产品、现有销售渠道和竞争者进行了一些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了一些对该公司的建议。老公说“既然你对这份工作这么感兴趣,这份工作又挺适合你,就努力争取吧。不如再做个 PowerPoint presentation,在面试时顺便表现一下你的presentation skill。”“这个建议好。”于是我用很快的速度做了一个11页的题为“xxx公司大中华区业务拓展建议”的PowerPoint presentation,内容包括我对该公司及其产品、客户、现有销售渠道和竞争者的了解、对大中华区市场的分析、对该公司进军大中华区市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业务拓展建议、着重渠道建设方面的建议以及长期战略考虑。由于我过去在IBM(中国)和Oracle(亚太)从事市场和销售方面的工作经历,再加上我的中国背景,以及计算机本科和MBA学历,亚太业务总监在面试我之后对我很满意,他对我的presentation中的观点也非常赞同。之后,他立即帮我安排了第二轮与公司副总及两位相关同事的面试,并提出要我以前在IBM或Oracle工作时的上司给他发一封关于我的推荐信,还着重强调了几方面的内容。我很顺利地找到以前IBM的上司帮我发了推荐信。这封推荐信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我第二轮面试时,面试我的公司副总笑着对我说 “你以前的老板对你评价很高啊。”
第二轮面试离第一轮隔了一周,我有时间更详细地对该公司的产品及市场作了调查,并在这周内反复思考对该公司拓展大中华区业务的建议,更完善了我的 presentation。在第二轮面试开始时,面试我的公司副总说“我今天将问的问题是你上一次没有被问过的,我的style与上次面试你的经理完全不同。”我一听,心里一紧,这不是下马威吗。还好头两个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没什么难度。当他问第三个问题“请你谈谈对本公司的了解”时,我说“我作了一个PowerPoint presentation,涵盖了我对贵公司的了解和建议,不知您是否有兴趣一听。”他马上说好。于是我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侃侃而谈,他听得很仔细,不时表示赞同或满意地点点头。末了,他爽快地说“Excellent! I have no more questions for you.”(“太棒了!我没有问题需要再问你了。”)还要我把我的PowerPoint presentation发email给他。看来presentation这一招确实管用,有几个好处第一,让应试者在面试中采取主动,把自己想在面试中表达的东西都能一一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第二,让面试人感觉你已经站在这个职位上考虑问题,表现主动性;第三,让面试人边听你的讲解边体会你能为公司带来的价值;第四,表现presentation skill;第五,相当于演讲提纲,能弥补我们的英语不是母语的语言缺陷。但采用这一招也要慎重第一,要考虑好所应聘职位的工作性质是否适合用这种方式;第二,一定要对该行业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给出有建设性的中听的建议,否则适得其反。后来,我又见了公司的其他两位相关人员,顺利地过了第二关。
因为这是个新创立的职位,亚太业务总监说需要得到公司CEO的approval。原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在亚太业务总监休假两周回来后,他十分抱歉地对我说,他感到十分惊讶,CEO决定不再招新员工,尽管他和那位副总都觉得很有必要招人。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当时因为我还有一个工作机会,我跟他也沟通过,他就劝我先接受那边的offer,我们再保持联系。
过了一周,我实在难抵这个工作机会对我的诱惑力,越想越觉得失之交臂太可惜,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我是否应该要求见一见CEO,搞清楚他的 concern,也让他了解了解我和我能为他的公司做些什么。因为我从未如此aggressive过,所以左思右想不知是否应该这样做。这时,老公给我鼓励“你从未遇到过这么感兴趣又这么适合你的工作机会,就再努力争取一下吧,况且这份工作也需要aggressive的人。”于是我硬着头皮给亚太业务总监发了一封email,说我又有了一些新的idea,是否可以跟您和CEO分享一下。亚太业务总监约我在他出差一周后再一次面谈。我跟他交流了一下新的想法。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最近他们公司正和中国谈一个OEM项目,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公司的高层领导意识到有请一个有中国背景的业务拓展人员的必要。他还说,公司决定不再招新的员工是因为他们公司“不善于”炒员工鱿鱼、对招人有后怕,虽然公司不允许他招人,但却给了他大笔的预算请合同顾问。他问我是否有兴趣作合同顾问,我心想这样这种性质的工作难求,于是当场表示愿意,他听后很高兴。刚刚熄灭的火苗又燃起了希望之光。
亚太业务总监又出了两周差,他回来后立即联系我,说起草了一份顾问合同,约我洽谈。这合同有点儿复杂,报酬包括base(底薪)、commission (提成)和bonus(奖金)三部分,任务十分具挑战性。接着,开始了为期一周的negotiation。我自知自己还没有业绩,也就没有什么谈判的筹码,但我只是想要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合同,所以还是尽全力作了各种调查和准备。因为市场拓展的工作往往开始需要投入,以后才能出成绩,于是我尽量和公司商议增加底薪的部分。当我刚刚争取到较满意的结果时,忽然被告知CEO批准了给我temporary employment (临时雇员合同),在原来的条件下还增加了一些员工福利。公司让我选择签临时雇员合同或顾问合同,并说在续签合可以再作选择,这又是一个好消息。当我拿到正式的offer letter时,我惊喜地发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薪比我上次和招聘经理达成一致时还多了许多,我高兴不已,欣然接受了这份offer。看来今后非得好好干不可了。在这个negotiation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调查和准备工作,还要把握好轻重缓急的尺度,“该出手时就出手”。
说实话,我从未如此aggressive地追求一件事情,可见,人在特定环境、关键时刻或真正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时所能发挥出来的潜能是巨大的。这一波三折的找工作经历,让我体会到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旦找对方向,就应该锲而不舍地争取,而且要在求职过程中把主动与被动、自尊与谦恭、回答与展示巧妙地结合。,自信乐观的心态和亲朋们的鼓励在其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老公得好“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一旦找到了感觉,就应该认准了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