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雅河乡农民出国劳务返乡致富
来源东北新闻网
湾湾川村是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的一个小山村,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今昔的角色却悄然发生改变,由深山沟走出国门,由农民转型为企业家,是湾湾川村民的特质。
7月2日,记者在湾湾川村走家串户,同老少爷们儿聊起了致富经。
贾凤山是村里最早出国务工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不甘于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踏上了去俄罗斯出国打工的列车。
“贾凤山出国打工两年后回来,我看到他的第一反应是,他挣到钱了。贾凤山开了商店,后来又开了化工厂,生意越做越大。 ”村委会干部韩兴文讲述贾凤山的传奇故事,不时露出淳朴的笑容。
刚就任湾湾川村村主任的王光君是村里出国打工时间最长的。 1999年3月,王光君陪朋友去办出国劳务手续,朋友顺带着把他的名字也报上了。王光君就随人去韩国出国打工,在那里搞房屋装修,一干就是11年。 “我现在建了一个养猪场,投资100多万元,养了五六百头猪,忙不过来,有几个村民在我那里上班。 ”
村支书李春平说“我们村平均每年有70多人出国打工,挣完钱回来创业,这种情况,雅河乡8个行政村中多的是。 ”
与湾湾川村相隔不远的雅河村有1000户人家,每年出国劳务的人员近200人。雅河乡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05年,全乡8个行政村务工人数就多达6911人,其中有685人选择出国务工,分别去往韩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主要从事建筑、种植、餐饮、服务、渔业等。2013年,雅河乡出国劳务人员高达800余人。
乡干部告诉记者“雅河乡耕地面积少,农民光靠种地奔小康非常困难。为了尽快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政府鼓励农民出国劳务,回乡创业。乡里的经验是,出国务工干一年,赶上在家种10年田。 ”
2002年以来,为方便农民走出农门、跨出省门和出国打工,雅河乡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成立组织机构。 2002年,乡里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2004年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全年无休为农民办理外出劳务手续,组织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并完善出国劳务信息机制和协调机制。二是实施“2211”工程,即建立县乡两级劳动力培训基地,每年邀请专家举办各类培训班;推出劳动力就业培训补贴政策和为外出劳务人员贷款担保政策;发挥乡信用社贷款和政府工作人员出面担保相结合的杠杆功能;撒开关系网,雅河乡与桓仁信誉好的劳务公司及沈阳、大连、通化等海关建立合作关系,打开出国劳务通道。三是加强政策引导,跟踪服务,帮助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创业。 实践证明,雅河乡以发展劳务输出为支柱产业的思路让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既解决了就业又增加了收入,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才干。更重要的是,鼓励出国劳务、扶持返乡创业的模式在乡镇经济中发挥了鲇鱼效应,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