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位生”到“研修生” 看开放陆生来台政策
2011年台当局正式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在短短四年多时间,每年平均有两万多名的陆生(包括学位生与短期研修生)涌进台湾,这些数量庞大的陆生,正如陆客来台观光般,已逐步深刻地改变台湾的社会、经济与文教风貌。
从1987年台当局开放大陆探亲迄今,有几项两岸开放政策是对台湾整体产生深远影响并相互交织成复杂的因果网络,第一是开放台湾民众至大陆探亲,第二是台商赴陆投资,第三是开放陆客来台观光,第四是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前两项开放政策,从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产生最大的影响是台湾经济产业链的外移与扩散,这也造就上百万的台商在大陆定居与从事经济活动。2000年以后,两岸的互动逐渐从单向的外移转变为双向的流动,数以万计的陆客来台观光,为台湾的内需市场开拓出一条新道路,相应而起的观光业、交通业与服务业,让台湾的就业人口有数十万人与陆客产业牢牢绑在一起。
一项开放政策则是开放陆生来台就读政策,前三项的开放政策基本上是属于下层结构的经济与人口移动,第四项的陆生来台政策则是上层结构的教育文化范畴。就影响范围的深度与广度而言,陆生来台政策可能更远胜于前三项政策,教育文化的涵养与蓄积需要漫长的时间累积,但它所发挥的功效,不管是时间长度与内在价值的形塑,却远远胜于下层的经济结构因素。
陆生来台政策的开端最早起自于“陆生三法”的通过,2010年8月19日立法院正式三读通过所谓的“陆生三法”,包括“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及“专科学校法”等法案修正案,自此确立陆生来台的法源依据。2010年台湾通过“陆生三法”后,正式确立开放陆生来台就读的政策方向,并以“三限六不”(限校、限量、限域、不加分优待、不影响台湾学生就学权益、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校外打工或兼职、不会有就业问题、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作为政策管制原则。
一般而言,目前陆生来台的种类可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学位生”,即台当局陆生来台政策规范的主要对象,其学历受到“教育部”的认可,依照相关的程序申请之后,即可来台就读学士班、硕士班或博士班,并取得台湾大专院校的学历。第二类则为“短期研修生”,相较于学位生受到“三限六不”的政策管制,短期研修生属于校际间的交流,由大专院校向“教育部”报备即可,短期研修生并非以获取台湾学位为目的,而是修习分为主的游学性质,来台期间约为一学期或二学期。
由于短期研修生未受到“三限六不”政策的“限量”与“限校”管制,在学生人数上并未有总量管制,学生的来源亦未拘限于大陆地区8省市的顶尖学校,导致短期研修生来台人数在过去七年来激增20倍。2014年的短期研修生人数已高达2万7030人,相较于2014年的来台学位生仅有2553人,短期研修生的人数约为学位生人数的10倍,成为来台陆生的主流。
受到少子化危机的冲击,招生不足的问题让许多大专院校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种情况对私立大专院校而言更显急迫。由于私立大专院校的招生魅力不如公立大院校,许多经费财源更须自行筹备。在招生不足与财源不足的双重压力之下,许多私立大专院校纷纷利用陆生来台的契机,大量招揽短期研修生,藉此补足学生源不足的问题,更为学校本身开拓出新的财源经费管道。
,岛内私立大专招收大陆的短期研修生,已使台湾的高等教育生态出现转变,在学生人数与来源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大陆涌进的陆生许多私立大专院校的“续命丹”。就台湾高等教育长远的发展而言,这种转变是好是坏尚难定论,但却可看出台湾的高等教育已逐步走向“产业化”,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下,求生存已成为许多私立大专院校的最高法则。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英国与澳洲等国早已将高等教育“产业化”,透过每年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壮大其教育产业。台湾高等教育的转型则是才在初生萌芽阶段,未来可能仍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而在因缘际会下,陆生来台恰恰启动台湾高等教育的转型工程,教育可能不再仅仅是一项“志业”,未来它更是一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