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无须像新加坡输入跨境劳工
南华早报中文网2月24日刊登新加坡前人口规划官员张保罗的访问,当中他表示引进劳动力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对香港尤其如此,并认为香港应接受珠三角与香港间的人才流动。
我以另一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在其经典科幻小说《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中,描写在遥远未来的一个种族,名为莫洛克人(Morlocks)。莫洛克人生活在地下,为优等民族埃洛依人(Eloi)服务。
但,他们也以吃埃洛依人为生。
在我们的社会,劳动阶层和被服务阶层之间的关系远没有那么糟糕。不过我认为,威尔斯应对于「人才流动」的结果有很好的理解。
张保罗先生显然不喜欢低失业率推高体力劳动者工资的情况。他对于所谓劳动力缺口的解决办法也很普通,即引进大量外来劳力。
不过他至少认可香港存在一个重大难题香港没有足够住房容纳外来劳力。
,他提议香港不用理会这一问题,让外来劳工每日跨境上下班好了。
这是新加坡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外来劳力肮脏的居住条件视而不见。如果他们不居住在本地,这就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据报每日跨境至新加坡上班的人士约有15万人(实际数据尚未公布)。你好,莫洛克人。注意了,埃洛依人。
不过新加坡的情况与香港不同。新加坡政府多年前做出决定,保持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较大比例。新加坡政府担心,若经济仅依赖服务业,相当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以固定价格计算,制造业持续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在香港,这一问题向来由市场决定,这一比例已下降至2%。
新加坡发现越来越难以证明制造业可推动经济。对于一个面积不大且颇为富裕、境内市场很小、人民也不喜欢从事体力劳动的城市来说,制造业并不适合发展。
实际情况是,新加坡几乎所有制造业投资都来自境外。这些境外投资者看中当地简单的税收制度、完善的设施、优良的港口及众多不惹麻烦的外来工人。
我曾询问过新加坡一名官员,为何引进制造业工人。她回答道,这令新加坡培训的工程师得以就业。这是本末倒置。有时,这是个前后颠倒的世界。
这并未给新加坡人民带来多大好处。新加坡高科技产业几乎全部由外资持有,属国外专利。新加坡得到的是穿着白袍、负责按按钮的技工,这显然是低科技工作。新加坡发展高科技的措施大多令人失望。
资金也没有留在新加坡,当地经常账户收支平衡是GDP的负5%(香港是GDP的正1.2%)。外国投资者把钱收进自己口袋,说感谢新加坡。
新加坡没有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只是将部分鸡蛋放入了一个无底的篮子里。我们应心存感激,至少我们还没有落入这个境地。香港不需要莫洛克人这种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