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7问
据统计机构的最新根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只有20%的职场人适才适所。这就意味着,其实大多数人在职场中,只有长时间的反复摸索,才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
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会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只是你要如何确定此刻转职对自己的人生,是加分而非扣分呢?在真的跳槽前,不妨先好好想想。
现在的工作真的缺点多过优点吗?
你的困惑眼前的工作,工时长、一人当两人用就算了,待遇也没多好,老板要求又高,要不是想多学点经验,早就离职了。这次真的要说到做到,可能吗?
专家忠告企业中个人工作内容的调整,是经济不景气中最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大部分的企业,倾向以“遇缺不补”的方式来节省人事开支,这时候,分担离职同事的工作,是很常见的现象,不必埋怨及惊讶。除非工作的分量太不合理,或是离自己的专长太远,否则上班族不必过度放大不满,试着学习适应不同的职责,抓住舞台好好表现,让自己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学历高,理所换公司?
你的困惑顶着硕士的光环待在这间小公司,总觉得好格格不入。眼看昔时同窗跳槽进名声响亮的大公司,该怎么跟进?
专家忠告职场上,学历是门坎,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就业资产”。除此之外,技能、个性及态度也是构成自我优势的重要元素,而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更是必要条件。换工作前,先检视“自己拥有的能力”,再来谈换工作的条件吧。如果能事先规划好进修计划,或是取得证照最好,大量阅读与工作相关的报章杂志、多与业界的同事或前辈接触,也是加强专业能力的方法。换工作前,实力就是你的筹码。
人手吃紧的时候跳槽会惹毛老板吗?
你的困惑去年底,公司才陆陆续续走了几位同事,正是人手吃紧的时候,这时候跟老板谈要离职,时机恰当吗?
专家忠告除非老板暗示要你主动辞职,上班族提辞呈时难免会遇到人情压力。先问清楚公司规定的日程再提出辞呈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果已经知道新工作的上班日期,辞职的时间更要妥善安排。假如公司人力吃紧,就多留一点时间给老板缓冲、找人替补缺职。反过来想,公司出现空缺,也许正是你升官的大好时机,乘机多表现,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是公司不适合我,还是我不适合公司?
你的困惑当初抱着热忱进入职场,却发现工作内容跟预期的大相径庭,渐渐也就毫无成就感可言。该试着去适应,还是跳槽算了?
专家忠告如果工作无法将个人的优点发挥,许多人会产生不满足的感觉;而公司没有适时地给予肯定及尊重,也会让“求成取向高”的上班族心生不满。其他像升迁管道不畅通、阶层太多、感觉公司格局太小、和未来生涯发展不能吻合等等,也是萌生去意的原因。但如果是个人不懂得如何表现自己,或是能力不符工作需求、甚至自恃过高,就应该回过头来要求自己追上公司的步调,而非一味期待公司能配合自己。
跳槽是加薪的快捷方式?
你的困惑想加薪,但在目前公司似乎机会不大,有人建议以“跳槽”来达到加薪的目的,这真的可行吗?
专家忠告上班族流行一句话“老板不加薪,自己加。”的确,在某些行业,跳槽是最快速加薪的快捷方式,例如流动率很高的广告业,或是某些很抢手的技术人员。,“跳槽”不等于“好前景”。很多公司在挖角阶段,通常会提出高于一般水平的代价来达到目的,,在你进入新公司后,却发现发展机会并不如你预期的大,甚至该公司还在极不稳定的状态,那么,就算薪水比较高,你也不一定可以领得久。
常跳槽,是否对以后的求职不利?
你的困惑去年初才因为不满意上个工作换到现在的公司,如果今年又要换的话,会不会太频繁了?
专家忠告市调显示,如果是30岁的上班族,42%的企业会认为换过“6到7份”工作是“忠诚度不够”而不愿录用,26%的企业认为换过“3到5份”工作就不愿录用。所以,,30岁左右的上班族,换工作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6次。千万不要贸然转职,势必要先好好评估才行。
哪些人不适合频繁跳槽呢?
一、在现有工作岗位上不满一年时间的。
虽然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生长周期越来越趋于快速化,但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传统型企业,因为本身能够给员工带来的积累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如果刚刚毕业,并且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呆的时间还不到一年,那么对你而言,这时候离去价值是不大的。
二、仅仅因为与老板关系不好的。
人际关系相处的好坏,并不是判断跳槽与否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家公司本身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发展空间,是否能够提升你的职业含金量,才是你最需要去考虑的。如果仅仅因为与上司关系不好就冲动的想跳槽,而不考虑自己职业发展的连贯性,即使跳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三、近期正在进行学习和培训的。
学习或培训作为提升自己职业含金量的一个必备手段,使知识结构从“单行道”变为“立交桥”,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上拥有更好的立足之地。如果在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所需职业资质的前提下,正在进行相应学习培训,这时如果要立即换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要经历初试、复试的繁琐,适应新公司、新工作花费的漫长过程,很可能引起培训的中断。,你在相适应的职业资质还没有取得的情况下,你的含金量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凸显的。带着你的“金子”跳槽,一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