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专业人才4年增加3万人
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组织力量主持研究的2006年“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专题综合评测结果已于今年5月8日在媒体和网站上发布,惠州自主创新能力列全国地级市第7位。
专题项目从三方面对现阶段进行综合测评
记者日前连线北京,采访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有关负责人,了解了此次专题研究的相关情况。
该负责人介绍,“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专题项目,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当前我国各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分析与测评。
本次评价从基础创新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品牌综合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的综合测评。评价体系中的具体指标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进行选取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设施等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创新后与创新扩散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互动能力与创新集群能力的综合体现。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评价为学术性研究,属于社会性评价,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为了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将会长期组织力量主持研究“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课题。并以此探讨建立一套科学的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此项课题将以滚动式逐年进行。
惠州做法与成效我市考核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2003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自主创新”战略,促进了全市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提高,科技进步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2006年我市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3%,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技术自给率达到5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7.84%。在广东省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中,惠州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的考核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惠州科技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居全省21个地级及以上市的第4位。
市高科技发展基金累计投入6000万元
在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的,多年来,我市千方百计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03年以来,我市财政科技投入达1.5亿元,其中去年市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为5930万元。2003年起我市成立了高科技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技术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至去年底已累计投入6000万元。
,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各项扶持、补贴资金和税收优惠,2003年以来,我市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29个,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9项,星火计划项目5项,获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称号27项,实施成果推广17项,省级的其他项目共计171项,得到上级资助资金超亿元。为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去年我市28家“两个密集型”企业获优惠税金1亿多元,有力推动了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市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去年市财政投入22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扶持80个项目,引导企业投入项目资金达5.9亿元。
企业成全市自主创新主阵地
目前,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全市自主创新的主阵地,表现在“四个90%”全市90%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科研成果出自企业。
我市企业组建了52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农业创新中心),比2002年底的13家增长了3倍,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4家。TCL、德赛、华阳集团等4家企业组建的研究开发中心进入了省50家重点工程开发中心行列,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全市去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08亿元
我市坚持走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石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8家,比2002年增长116%,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产值超100亿元的有3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16家,5家企业入选广东工业企业50强。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2002年的287.22亿元上升到去年的908.69亿元,年均增长54.09%。
多年来,我市加大对高新区的支持力度,着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研究开发能力集聚、产学研集聚的“四位一体”基地。目前,我市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惠州市数码工业园、惠阳三和经济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石化区)。预计到2010年,大亚湾石化工业区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高新区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阵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出TCL、德赛、华阳、侨兴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培育出TCL手机、TCL王牌彩电、德赛数码龙等一批电子信息名牌产品。TCL、德赛、华阳、侨兴等4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企业百强,其中TCL排名第三,品牌价值达到300多亿元,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6位,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制造商。去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10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83%。目前,惠州已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国家视听产品产业园,是亚洲最大电脑线路板生产基地之一和世界最大的电话机、电池生产基地之一,CD、DVD等激光头的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40%以上。
人才和专利申请5年专利申请总量3881件
我市坚持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制订了《惠州专利资助暂行办法》,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制订。2003年至今,我市的专利申请总量为3881件,是1985年至2002年总量的1.5倍,其中发明专利566件,实用新型专利1331件,外观设计专利1984件;授权2504件,是2002年之前总量的1.6倍,其中发明专利64件,实用新型专利926件。外观设计专利1514件。
2003年至今,我市有全国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1家(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专利试点企业2家、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知识产权优势民营企业25家。
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意识增强,目前累计注册商标9479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4个、惠州市知名商标81个;中国名牌产品1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9个。2005年,我市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标志着惠州的知识产权工作已取得质的飞跃。
去年底全市专业人才总量达87672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我市坚持调整人才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同步,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重,先后出台了《关于人才引进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从人才创业、科技开发、生活保障等方面为我市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优惠条件。
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及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来惠州工作,目前已建立博士工作站2个。据统计,去年底全市专业人才总量达87672人,比2002年的56005人增长56.54%。
我市还坚持每两年评选一次科技进步奖和突出贡献人才奖。各县(区)和TCL、德赛等大企业集团也十分重视科技奖励,设立了“项目奖”、“创新奖”等,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高额奖金或股权,大大提高了企业和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2003年以来,我市获省、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专利奖103项,其中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各1项,省级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4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市科技进步奖75项;10名突出贡献人才获重奖。
专家学者谈自主创新
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汪开龙
惠州引进人才有系列举措
TCL要走出国门竞逐海外市场,加强自主创新非常重要。TCL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几年,TCL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逐年上升,每年均有200多项,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0多项。集团目前有4000多名研发人员,研发中心覆盖全球。截至2006年,TCL集团申请专利数量共1269个,其中获得授权专利677项。
2006年全集团研发投入19.6亿元,约占销售收入的4%;申请专利2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9项,同比上升95%。
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我切身感受到,惠州市委、市政府历来对人才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利用有一系列举措。比如,每年市领导都会与博士们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关心博士们的生活,听取大家对建设惠州的建议;评选一批市管专家拔尖人才;设立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在申报专利方面有许多鼓励政策,如补贴申报费,申报成功有奖励等等,以鼓励企业或个人多出专利。
惠州学院化工系主任周卫平教授
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创新能力
惠州学院化工系建立了高分子材料专业,引进了材料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3名,硕士研究生2名。虽然目前我市在化工类的自主研发方面刚起步,由于政府高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所以我市企业加强研究机构建设是有条件的。
亿纬公司技术总监袁中直博士
搭建平台做好自主创新
政府为我们民营企业做好自主创新工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不但出台了鼓励性、指导性文件和科技项目指南,还对相应项目提供科技经费,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大力扶持。各个公司采取多种方法引进高级人才并进行创新鼓励,有的通过奖励股份等方式鼓励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研发,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公司的研发团队有5名博士,取得国家级项目工程2个,成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