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导致局部地区招工难
今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时出现的“招工难”现象,已经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影响。
6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题小组发布了最新的“关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报告对当前部分地区农民工短缺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该专题小组负责人、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游钧。游钧说,部分地区农民工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基础原因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导致企业“招工难”
所以出现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和城乡就业收入差距、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游钧表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地区性变化。过去东部沿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城乡就业收入的差距能够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外出就业。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批加工产业向内地转移,不少农村劳动者选择就地就近就业,而不是出外打工。
――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企业用人需求中,18~34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初的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6~35岁之间。在性别方面,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一直高于男性。而在外出劳动者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女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企业用工条件和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初对企业的调查显示,37%的新增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
结构失衡渠道不畅通,信息服务针对性、引导性较差
通则顺,顺而昌盛。这句话用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如此。
完整而准确的劳动力供需信息,是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接的前提;信息渠道不畅通,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效率和有序化程度。但遗憾的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仍不够畅通,因而导致了部分地区用人单位招工难、农民工找工难。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主要分布在城市,信息的发布渠道有限,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引导性较差。而农村劳动力获得外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是亲朋好友,这些信息零散且不及时,出现供求难以对接和流动的盲目性。
根本原因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部分企业用工理念原地踏步,忽视了劳动者的权益
游钧表示,一方面,从产品市场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比较好,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自然增加了对农民工的需求。,由于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于产品市场的调整,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另一方面,从劳动力供求市场看,一些企业仍维持原来的用工理念,没有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工有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招工困难的主要是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经常加班、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企业,而那些待遇较好、管理规范、收入较高的企业依然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调查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想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时发现,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1%,“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22%,两者合计占73%。与2006年相比,由于“工资太低”而不回原单位的农民工,比例上升了8个百分点。
四项对策解决“招工难”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局部的劳动力短缺和“招工难”既有劳动力市场客观变化的因素,也有相关企业、劳动者的主观因素,还有政府工作的因素,,需要综合治理。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题小组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进一步落实政策,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维护力度,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要指导企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改变不合时宜的用工观念和用工标准。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强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形成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
―――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要根据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已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可与企业联手进行上岗培训和技能资格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对中西部地区新成长的劳动力,重点是加强对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转移就业培训,落实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在初高中毕业班中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加强信息服务,畅通劳动者求职就业的渠道。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形成服务网络,使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进城求职期间,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在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得到诚信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对不同地区职业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向社会及时提供准确的职业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提高用人单位招聘与劳动者求职匹配效果。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新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东部地区要率先升级,向高新技术发展,因势利导,淘汰一批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劣势企业。中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机遇,结合产业的梯次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引导更多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