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悉尼
写一座城市不能不写吃。吃是一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息和味道。人人都知道“吃在广州”,我胆敢在广州的眼皮子底下写“吃在悉尼”,自然有把握写出其不同。
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是典型的北方人。人人都知道北方人对于吃是最不讲究的,只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行了,三九天脱下皮袄,露出铮铮的肌肉来,抹一把头上的汗,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抡起膀子吆三喝四地划拳。这种吃法有点野蛮,土匪似的,毫无文化修养可言,常被南方人所耻笑。所以,尽管我知道悉尼文化圈有几个号称是美食家的人隔三差五地云集一方,美食一番,却很少介入。就是说,我在吃甚或吃文化上,是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这也是不得不为之的谦虚。
但我也是喜欢吃的。我在悉尼生活了二十多年,也算是吃遍了悉尼的大街小巷。以我这样的吃的经历,能说出的只能是——在悉尼,你能吃到来自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美食。这一点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容置疑的。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经历,所以才在夹了这么年的尾巴之后,决定小小地露一手,也写一篇关于吃的文章。,我虽然不懂烹饪,又毫无品位,但曾经在悉尼开出租时也接送过太多的属于主流社会的美食家以及为美食家做美食的人。就是说,经过长时期的耳濡目染,我自认为也可以谈谈美食了。
我得说,悉尼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除了悉尼歌剧院,除了蓝天碧海和白色的沙滩外,其美食自然也是有些名气的。有一日,我送一位知名的餐厅经理回家,闲聊几句后,我便请他推荐几家悉尼最知名的餐馆。他想都不想就告诉我说,有两家是必须去的,一个是老字号的“Rock Pool”,一个是新开张不久 的“41楼”。前者在悉尼著名旅游区“岩石镇”,后者就坐落在悉尼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区“契夫理”大厦的41楼。
那天我学到很多,比如,在悉尼,好的餐馆是从来都不需要做广告的,因为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是顾客盈门的,食客们为了能来此用餐,常常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前就得打电话订座。
这里有个订座的故事。在1990年代中期,澳洲的总理是基廷,有一天,日理万机的他很晚才下班,于是约一起工作的几个同事(也都是政府的高级官员了)一起出去吃晚饭。刚好那时41楼刚开业,不仅位置好,菜肴也出色,于是有人建议去41楼。可是,当总理等人到了41楼后,门口的接待员不仅没受宠若惊,反而问他们订位了吗?基廷的助理说没定位,不过,来的是总理。是啊,总理大驾光临,其他食客挤挤串串,不就有位置了吗?这是人之常情。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接待员却拒绝了他们,他彬彬有礼地告诉基廷和他的随从,对不起,没订位就没位置。基廷等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瞧,好的餐馆就是牛!不仅不挂牌子,对总理也绝不通融。这是一种平等精神。
还要说一句的是,基廷被41楼拒之门外的故事在民众间口口相传之后,餐馆的名气越发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