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艾滋病最近的医生
13年前,衢州发现了首例。从住院到去世,这名只坚持了短短3天。甫一现身,便以恐怖的姿态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时至今日,毒依旧在疯狂地游走。市疾控中心最新的统计显示,护士,,,,护士节,,,网,仅今年前10个月,衢州又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77例,目前累计的感染者人数已达到540例,其中艾滋病162例,死亡47例。
作为最隐秘的人群之一,艾滋病感染者往往选择把自己关在心灵围城内,独自静静地活着。唯一知道他们身份的外人,或许只有职业的“防艾”和少数临床医护人员。
这些“白衣天使”长期与艾滋病感染者打交道,目睹了无尽的苦楚与悲凉,而幽灵般的病毒阴影,也让他们仿若行走刀剑。
前不久,《啸报》记者曾在市区一家艾滋病检测点,遇到市区某的一位外科,这位觉得自己在手术中沾染了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心中结下了疙瘩,故而悄悄来检测……
最终,医生的疑云烟消云散,但他曾经的忧虑,却引发了记者的深思——战斗在艾滋病防控和治疗一线,究竟是怎样一种人生体验?
本期《啸报》,记者深入艾滋治疗、防控一线,与5位职业的“防艾医生”和临床医护人员面对面,听他们讲述鲜为人知的“抗艾”故事与艾滋病世界的困窘,以此向这些英勇的“白衣天使”致敬。
婚礼当天
给病人发药
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刘燕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感染者,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和思想变化,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包容。
2012年国庆假期,是刘燕结婚的大喜日子。婚礼当天,她忽然接到艾滋病人张好(化名)的电话,说要过来领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
假期前,刘燕特意给所有可能断药的病人发放过药物,她清楚地记得,张好还有半个月的药量。
“我记得你还有药,能不能等我假期结束后过来拿呀?”
“刘医生,我要出远门,一定要今天拿药!”
对方斩钉截铁,刘燕只好直言“我今天结婚,实在不方便……”没想到,张好不依不饶“你不给我药就算了,我就不吃了。”
刘燕当场就懵了,她知道张好曾经停过药,自己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其服药的,如果再停药那估计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想到这,刘燕瞒着家人偷偷给张好拿了药,“如果让家人知道我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还去给病人拿药,他们会担心的。”刘燕解释说。
大概过了两三天,刘燕和朋友们在粥馆里回味婚礼,意外地遇到张好。
对方很羞愧,事后也特意致歉,其实她当天只是顺道路过江山市疾控中心,就想着把下个月的药领了,并没有出远门的打算。
对于张好的举动,刘燕其实并不计较,她告诉记者“和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包容,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医护工作者炽热的眼神和真诚的笑脸,这就要求我们全心投入,对他们坦诚相待。”
“谢谢你陪我度过
这黑暗的一夜”
毕业第二年,王炜的人生便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连接在一起,至今已21年。
王炜亲历了衢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每一步发展第一例感染者随访管理,第一例患者抗病毒治疗,第一起患者尸体消毒,第一次高危人群干预,第一个自愿咨询检测,第一例母婴阻断……
他是辖区200多位艾滋病患者信任的“王医生”,挽救过不少有轻生念头的感染者;他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奔走呼吁,帮助他们享受到低保待遇;他努力向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让人们不再“谈艾色变”。
作为离艾滋病最近的人,王炜深知艾滋病带给感染者的痛苦,歧视带给感染者的伤害,所以他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每一位感染者,“我的手机24小时开通,有什么烦心事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自打这“热线”开通以来,王炜便不断接到形形色色的电话。有些感染者白天打电话不方便,便在深夜打电话,而不管有多晚,王炜都会耐心地和他们交谈。
有一次,一位感染者由于心理的巨大压力无法排解,产生厌世情绪,晚上12点,他拨通了王炜的电话。
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王炜躲进间与对方通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不停地做工作。对方说“谢谢你王医生,陪我度过这黑暗的一夜,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这以后,王炜一直关心着这位感染者,在他的努力下,这位感染者不仅坚强面对人生,并且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更多的感染者走出困境。
王炜在长期日常随访工作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虽然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由于害怕泄露隐私,大多不愿和正常人群交流。但面对“同病相怜”的人,交流起来则不存在顾忌,更愿吐露心声。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王炜于2007年着手建立了“红丝带之家”,通过定期举办病友会,促进感染者相互交流,极大地缓解了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受到了感染者的欢迎,就像一位感染者所说“红丝带之家带来了欢乐,增添了信心”,参加活动的感染者随访率、抗病毒治疗坚持率一直保持在100%。
虽然艾滋病工作每天都繁杂忙碌,也有一定的风险,王炜无怨无悔,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这个社会能给艾滋病感染者少一点孤立,少一点歧视,多一点沟通,多一点关爱,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真情与温暖。”
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战场
密闭的口罩、警示的符号、病房里闪动的监护仪……走进位于市区徐家坞的市人民感染科,记者立即被无形的压力所包围,这是一处“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战场”。
“我们收治的几乎都是重症患者,除了重症艾滋病外,还包括重症肝炎、甲流、手足口病、耐多药肺结核等重症疾病。”在感染科工作了20多年的彭春仙,似乎已对这样的环境习以为常。
,在外人的视线里,这确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感染科林丽红说,有时医护人员在迎宾大道的路口招手搭车,过路的中巴车都不会停车,“谁都知道,这里有个……”
也许司机可以选择乘客,但医生却无法选择患者,面对重症艾滋病患者,他们责无旁贷。
13年前,彭春仙治疗了衢州市第一例艾滋病重症患者,被发现确诊时,这位男性患者已经处于发病晚期,全身布满脓包,伴有高烧发热,仅仅过了3天便溘然长逝,留下了惊恐而崩溃的妻子——她也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
“早发现早治疗,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在彭春仙的精心治疗下,这位女感染者一直生活至今。
不过,一旦出现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往往都是奄奄一息。去年,彭春仙遇到一位30多岁的重症艾滋病患者,入院时其cd4指标仅有十几,并发了肺结核和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整个人骨瘦如柴,生命垂危。
“患者要求我们,对他的艾滋病情要严格保密,连父母都不能告知。”彭春仙坦言,当时自己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既要全力患者,又要对家属隐瞒病情,从而忍受许多无端的指责和怀疑。
欣喜的是,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付出没有白费,患者出院,现在与常人无异。
事实上,为重症艾滋病人治疗,时刻担当风险注射、穿刺、的任何环节只要有体液和血液接触,都有可能被病毒感染,而且患者合并肺结核等疾病时,也是防不胜防。
彭春仙记得,有的艾滋病患者并发脑炎,会无理智地试图对医护人员抓咬;也有的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为了防止家属感染,也只有护士去;有的患者,因为患病性格自闭,对医护人员十分冷漠,但“白衣天使”们总是付出百倍的热情。“这些急难险重的情况,都好比在刀尖上起舞,所以我很感谢感染科的团队,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无悔于自己的使命。”
这些年来,彭春仙在门诊时接诊了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对于感染者低龄化和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的高发趋势,她感到十分惋惜。
“每当看到那些青春的身影走进诊室,我都会心疼,这大好的年华却因一时不慎,悔恨一生。”彭春仙呼吁,应当重视青春期性教育,从中学开始强化艾滋病预防知识,做到洁身自爱,保护自己和他人。
“收到感谢信,也不敢拿出来”
“医生,我想要孩子。”从医20多年,这样的恳求,方小青听到过无数次。她总是以医者仁心的责任感,尽力去满足那些渴求。可是,当艾滋病感染者说出这样的愿望时,又该怎么办?
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一种奢望。由于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贸然生育很可能将病毒转移至下一代,从而给新生命蒙上阴影。
这样的结果,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直到2009年,衢州开始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艾滋的命运这才彻底改变。
迄今为止,全市已开展了18例母婴阻断,其中13名儿童经检测证实,还有5名婴儿仍在跟踪随访中,目前也显示正常。
方小青所在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是衢州开展母婴阻断分娩手术最多的医院,她本人参与的手术,就达3台。
“艾滋病母婴阻断强调的是过程,当艾滋病感染怀孕后,通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分娩手术只是其中一环。”方小青介绍,与一般的分娩手术不同,医护人员在为艾滋产妇接生时,需要加穿防护服和眼罩,手套也要双层,所用医疗器械多以一次性用具为主,手术时间也要特意调整,一般都安排在一台。
方小青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大费周章,是因为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等都含有艾滋病毒,医护人员必须提高防护等级,器械用后丢弃或消毒,避免职业暴露因素。
尽管准备过程繁琐,但真正站在手术台前时,方小青和同事们又得表现出若无其事,这是出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尊重。
“说不紧张是假话,但我们必须带着一颗平常心去手术,既要小心被锐器所伤,也要让艾滋病产妇感受到没有异样。”方小青说,艾滋病产妇极其敏感,她们的孩子来得不容易,特别在乎隐私,“我们收到感谢信,也不敢拿出来示人”。
方小青记得第一次给艾滋病产妇分娩时,由于对艾滋病缺乏经验,特意把衢江区疾控中心的专家请来指导,随着开展母婴阻断案例的增多,医护人员们也渐渐习以为常。
不过,只要有艾滋病产妇入院,方小青依然会带头主刀。手术前,她都会和大家说说乙肝的故事,以放松心情“曾经乙肝很可怕,但后来照样有了疫苗,所以艾滋病也一样,早晚会被人类攻克。”
开心过好当下每一天
张幸坐在办公室拿出手机,打开一款男同性恋交友app,对记者说“你看,搜索显示,离我们700米,就有一位‘男同’。”
作为市疾控中心艾结科最年轻的艾滋病防控医生,1990年出生的她,经常要假冒“男同”,潜伏在社交软件上,向“男同”群体普及艾滋病预防信息。
“男同”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群体,衢州近年来新发现的艾滋病患者中,很多都是“男同”,其中不乏在校。今年新发现的感染者中,经男男同性传播占22.08%。
“‘男同’似乎特别敏感、脆弱,一旦确诊感染艾滋病毒,很多人会选择逃避,不敢面对真相甚至抗拒治疗。”说到这,张幸便想起了22岁的大男孩刘维(化名)。
刘维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性格腼腆内向,大约从开始,发现自己喜欢男生。被告知感染艾滋病毒时,他对未来的人生非常绝望,每次见到张幸都会表达轻生的念头。
,张幸总是对刘维特别地关注,一次例行检测cd4(艾滋病感染者疾病进程阶段的免疫系统测量指标)后,张幸发现刘维的指数下降很快,便打电话问刘维,是否按时吃药。
一连好几天,电话都打不通。正当张幸准备上门寻找时,刘维的qq头像闪了起来“张医生,家里还有好多药没吃。”
“你的cd4下降很快,可不能擅自停药……”
原来,刘维觉得自己身体并无特殊异样,便停止服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好在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在张幸看来,刘维停药的背后,其实掩映着对疾病的恐惧。这以后每次见面,张幸都会主动找话题和刘维聊天,尽量转移刘维的注意力。
“人生不一定要看它多长多短,重要的是开心地活好当下的每一天。”张幸经常会对刘维说自己在省人民医院实习期间经历的往事,每当说起癌症病人抗争病魔、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故事,她似乎看到刘维眼中闪过了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