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河北出国劳务输出第一村
春节前的吕家庄,显得悠闲,村中随处可见的二层小洋楼似乎在冬眠。上午9点多,村里街道上才出现三三两两的人影。村中心一个超市门口,挂着代理国际航班机票的大牌子。老板孙丰涛看着街上走过的人说,吕家庄的“海归”太多了,涵盖老中青,“这里面随便一个穿着破棉袄揣着手走过的老爷子,可能就是个海归”。吕家庄的男人大多都是“海归”派。吕家庄被称为“河北输出第一村”。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河北定州市吕家庄村的男人们出国劳务打洋工。那时候,一年就挣个万元户。如今,国内收入提高、汇率变化,收入差距缩小,打洋工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了。吕家庄的几代人品尝着不同的打工滋味。
【第一代】引发出国劳务淘金热
第一代打洋工的村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去的。那时候村民李振英在北京一家公司当包工头,1989年的时候,公司需要一批工人赴苏丹做工程项目,李振英回乡招工。“出去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这是当时所有人都在想的问题。对外面世界的未知变成实实在在的恐惧。村民高增欣说“那年头敢出国闯闯,其实也是被穷逼的。”
当时的吕家庄穷得揭不开锅。高增欣、郭付合等村里5人,壮壮胆子,一起报了名,与北京的这家公司签了两年的出国劳务合同。吕家庄人出国劳务的第一步,显得有些悲壮。当时通讯不发达,两年的工期内,信息全无。村子里说什么的都有,各种言论总围绕5个人。
两年后高增欣等5人坐飞机到北京,又从北京包车回村。全村震动了。高增欣还带回了360美元买的21英寸彩电。在国内两年挣4000元,国外两年挣40000元。5人回家后,出手阔绰。吕家庄随后掀起了出国淘金热。
二十多年间,吕家庄人的足迹走遍韩国、新加坡,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全村700多户中的80%都有过出国务工人员。护照在青壮年手中几乎人手一册。出国劳务已经成了吕家庄村的传统。只要打工,就很少在国内。回家的光鲜遮掩了在国外的艰辛。当时在国外,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建筑公司不允许工人随便外出,而且语言不通,怕惹上麻烦。工人们每天只能跟老乡闲聊。
刚到的时候害怕,有的人说,干活都战战兢兢的。等到不害怕了,就开始想家了。现在的村主任高占勇介绍,那些年出去的人就在工地上吃住,没有额外消费。如今,最早出去的吕家庄人年纪大了大都回家务农或在附近打零工,看着后生们出去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