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择业“三大求” 致小微企业成招聘常客
90后毕业生择业看重什么?与以往的就业形势相比,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但纵然这般不理想的情况,也不能降低毕业生对就业的要求,其中小微企业最不受毕业的欢迎,反复成招聘“常客”,原因在于毕业生择业“三大求”
一求稳定“小微”前景不明担忧多
“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有理想的事业单位就先锻炼锻炼,打算明年继续考……中小微企业?还是不太想考虑。”今年刚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陈燕玲是来津“投奔”男友的,因为公务员考试没有过,最近一直在跑各大招聘会,她的想法是希望先找一家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实在不行进个大企业当个办公室文秘过渡一下,明年再考“想考公务员就是为了图个稳定,希望工作的强度不要太大,压力小一点,能保证休假,薪酬倒是。”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就算现在看上去前景挺好,谁知道几年以后公司还在不在呢。”
在各大招聘会上,抱着这种想法来求职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不少受访学生挂在嘴边的第一个词就是“稳定”。
“市场变数太大,对中小微企业前景没有信心,担心朝不保夕。”“中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性太大,现在找工作这么难,不想总是频繁换岗,一不小心就失业了……”不少接受采访的学生争相道出对去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顾虑。
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不少大学生对频频求职心生畏惧,希望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想法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北方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天机”现在不少孩子家庭条件都不差,依靠工作赚钱养家的压力不大,造成这部分群体就业意愿不强,家长也只是希望给孩子找个安稳、“体面”的单位,“稳稳当当地,别到处‘晃荡’就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事业单位、大国企成为招聘市场的“香饽饽”,中小微企业门庭冷落的巨大反差。
二求福利相比薪酬“90后”更重福利
今年杀进职场的“90后”,找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不再是“有竞争力的薪酬”,而是“完善的福利待遇”。小微企业尚不完善的福利体系,成为毕业生们拒绝小微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前几家小微企业给我过‘offer’,可企业的福利太差,要么是只交‘五险’不交‘一金’,要么要求周六加班,有的单位还要求轮班,有的压根就没有带薪休假,都放弃了。”临近毕业,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程的工作还没有定下来,让她止步于小微企业的原因,主要是“福利太差”。
根据有关调查,“90后”大学生在选择企业时,最受关注的5个条件是福利保障、薪酬水平、发展前景、稳定性和升职机会。求职者最看重的福利保障包含社会保险的缴纳、带薪年假、法定节假日等,尽管求职者也很关注薪酬待遇,但福利保障逐渐成为求职拒绝小微企业的原因。
看到求职者的顾虑,为了揽才,有的小微企业不惜“血本”——不仅承诺“五险一金”、带薪休假、星级公寓,还承诺提供大额购房、购车补贴。在民企招聘专场,总能看到企业在岗位招聘的广告上专门有“福利”一栏,不少企业把社保、公积金、带薪休假等待遇单独列出,有的公司甚至做出一年两次公费旅游、一旦结婚公司垫付房款等具体承诺。
三求发展关注培训为跳槽打基础
“大公司一入公司就有和岗前辅导,会有专门的导师引导岗位职责,集中培训,有人力资源负责人定期谈话,规划你的职业前景。这些都是我选择一定要进大公司的原因。”去年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孙景修,经过重重面试笔试最终从600多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一家央企房地产公司,成为公司新一轮的“海之子”。孙景修说,一进公司,他们几名“幸运儿”就被派到总公司接受为期两个月的集训,之后又被分别派往不同地区的分公司见习,并有针对性地接收相关岗位的培训,目前大家正面临重新分配,可能留在天津,也可能被派到外地。“即使被派到别的地方,我想我也会坚持,因为按照正常的职业规划,我总会不断成长,从一名助理设计,到设计,到设计主管,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虽然之前的师哥也有干了两年就辞职的,但在大公司两年的工作经历,让他身价倍增,现在已经是一家小公司的设计主管了。”孙景修说,“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那是只有父母一代才会有的观念,今天的努力一定会成为明天的跳板。”
另有父母的“一大爱”
爱比较父母重面子嫌弃“小微”
“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热帖在微博、论坛、新闻里处处可见,“别人家的孩子”猛然间红遍大江南北。上学时比成绩,上课外比才艺,考大学比学校,毕业后比工作,父母的望子成龙让这一代的孩子倍感压力“别人家孩子月薪XXXX元,别人家工作XXXX好,出国旅游还是公费!!我妈天天叨叨以上几句!”
李鑫刚刚辞去了从事了两年的动漫设计工作,记者在一家知名国企的招聘点上见到了他。学计算机专业的他表示“我从小就很喜欢动漫,大学毕业时正好有个师兄创业开办了一家做动漫的小企业,就瞒着父母选择留在天津去那工作,虽然创业期挣得不多,但公司里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非常有活力,工作也很有乐趣。结果前几个月不小心被我父母知道了,三天两头打电话来长吁短叹,后来干脆买了机票飞过来,每天软硬兼施,还联合了我那几个姑姑轮番轰炸!”说到这,李鑫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黯然的神色“你问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亲戚、邻居、朋友间攀比那回事,我父母觉得我从小成绩好,上的也是名校,一直是亲戚朋友眼里的骄傲,结果一毕业去了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觉得浪费了名校的学历,和人说起来‘丢面子’。”顶住了重重压力的他在医生诊断他的母亲严重神经衰弱,并且伴有心脏早搏的那一刻,只有忍痛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告别梦想的动漫行业,去一家“体面”的国企做一名平淡的系统维护员。
小微企业成招聘“常客”
为招人“小微”使出浑身解数
虽然是最难就业年,但职位并不是没有。在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雇主意愿招聘调查报告》中显示,今年4月,中国网上发布职位数逾266万个,比3月增加了近17.4万个,同比上涨19%。各大类需求中,民企表现最为出色,需求同比上升29.8%。
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喊着就业难,却宁可在家待业也非事业单位大公司不进;另一方面,数千万小微企业求贤若渴,却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无奈陷入反复招聘的境地。
即使在小微企业密集的软件行业,大学生们也更青睐大企业。天津大学软件学院今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共有176名,去小微企业工作的只有4名。
端茶倒水送夜宵
为留人老板当“后勤”
赵薇从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创办了专注开发三维游戏相关引擎和三维游戏网络的科技公司。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团队近百人,成为较有影响的三维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
说起企业发展,赵薇说最缺的就是人才,“虽然我是老板,但我半夜去给加班的同事送吃的,给大家端茶倒水。当一个团队遇到困难时,我希望给员工的感觉是,‘老板’和大家在一起。”赵薇直爽地说,她希望给员工一种“半创业”式的“工作室”的感觉,希望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支招小企业招贤让求职者看到目标愿景规划
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高校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年却高不成低不就和中小微企业求贤若渴却频频遭遇招聘难是就业市场亟待破解的一大供求难题。小企业想获得人才争夺战的胜利,就要独辟蹊径,让求职者看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美好的愿景和一个切实的规划。
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好坏不在于公司大小,而在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个人与职位是否匹配。有的人适合稳定性强的大公司,有的人却适合成长性强的小微企业。客观分析自己优势劣势,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按照既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