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国劳务信息
出国劳务合同
出国打工招聘网
出国劳务招工
出国劳务公司
出国打工信息
出国劳务咨询
出国工作

职场知识

老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www.hncggz.com    编辑: 出国劳务     时间:2021-07-07点击:

如今在一些企业,老员工好像越来越遭到“歧视”,有的企业员工年刚过半百就一律被退出重要岗位,搞得40多岁的人也觉得自己老了。其实,当代社会,人们的有效工作年龄是增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年人定位于45岁至59岁,西方一些国家的产业工人能工作到70岁也没问题。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年人的标准,我们所说的老员工就处于这个年龄段上。对于企业来讲,45—59岁的老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用好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员工绝不是企业的包袱,而是企业的中坚力量。能不能充分认识、发挥老员工的作用,是建设要研究的课题,也是企业长久发展要重视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优秀的企业中,老员工是不会受到歧视的,他们的作用也会得到有效发挥。因为,就像在家庭中、社会上倡导尊老爱老的道理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尊重老员工,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如何正确对待老员工,如何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他们的作用?下面,我就分类谈一谈老员工的作用。

知识型老员工的作用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这些人才拥有知识的资本,具有较强的工作独立性和创造性,也是企业最为宝贵的一类人才。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教育人员在40—59岁之间就属于这一类人才。

这些人并不是年龄大了就没有用了,而是年龄越大越吃香。他们在企业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处理各种事情的应对能力特强。表现在老员工身上的这些财富是年轻人从书本上学不到的,所以,企业要珍惜知识型人才的真才实学,并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技能直接为企业效益服务。经验是最宝贵的,尤其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经验更是重要的,这一点,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

管理型老员工的作用

,肯定离不开老员工,也更离不开年轻人。管理型的老员工是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管理企业的实质是管理人,而管理者在40岁以下,尽管思想解放,胆子大,想法多,但相对于老员工来说管理经验少,做事毛躁,处理事情的应对能力差。而40岁以上的老员工,做事沉稳成熟,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正是企业管理所需的全才。

打造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应该是所有优秀企业对管理队伍的现实要求。但现在,一些企业实际上对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认识不足,招聘人员时只一味地从学校招聘大中专学生,很少从社会招聘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这都是企业管理者和人事部门重视大中专学生而忽视有技能的社会人的结果,造成企业管理人才断层,不利用企业健康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电视机厂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老板决定请日本人来接管这家工厂。日本人来到这家工厂之后,采取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工厂需要增加劳动力,但不是雇请年轻力壮的人,而是把以前被该工厂解雇的老工人全部招回来,重新雇佣。七年后,这家工厂产品数量和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美国《时代》周刊用很大篇幅加以称赞。

在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的管理者都是使用的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如果企业的管理依靠于老员工,重视年轻员工的培养,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管理队伍,这不只是员工的福音,更是企业效益的保障。

技能型老员工的作用

企业需要技能型的人才,尤其是施工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水平高低决定企业工程的质量优劣。比如,在隧道施工中,就必须建设一支装备精良、技能精锐的隧道“开挖班”,负责爆破工、测量人员(劳务队和架子队)、技术人员之间沟通,增强配合默契,并各种围岩的现场爆破效果与理论爆破效果不一致的原因,在上万次循环分析,找到真正的原因,把开挖控制到最佳效果,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如果隧道断面出现欠挖,势必造成初支侵线,为了保证二衬不侵线,二衬厚度就会出现不够,给隧道质量安全留下了隐患;如果隧道出现严重超挖,在技能人才缺乏监管又不到位的情况下,劳务队为了节约填充处理成本势必会出现不规范的填充处理,会给隧道来重大质量安全隐患。》》

而有的建筑企业虽然建立起了强大的工程队伍,但用的几乎都是劳务队伍,没有建立起一支自己的隧道“开挖班”,技能型人才短缺是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工程建设的进度。所以,一个施工企业,要办好,就必须有一大批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而这一类人才的产生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更不是上几年学就能解决的,有的时候需要十几年的锤炼和积累,这样一来,技能练好了,人也到了中年。如果说这个时候企业不注重发挥中年员工的技能作用,那企业还用谁去?现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气焊、钢筋、砌墙等工种技能型人才紧缺,施工中老出问题,工程进度上不去,就采取更换施工队或者劳务队的办法,结果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自己相应工种的技能队伍,主要依赖一些劳务队在干活。

一些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养和招聘,总是认为外面的和尚会念经,忽视了对一些从领导、技能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员工的再利用。结果呢,内部的技能人才队伍没培养起来,外面的技能人才进不来。所以,企业想招到人,想要有技能的人,就要重视拥有各种技能的老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才能带好新员工,建立起企业自己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有的企业老总认为老员工工资高、资历长,不太服从分配,是企业的包袱。岂不知,在振兴企业中,他们仍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时下,许多办得好的民营企业早已尝到了使用国有企业老员工的甜头,他们不惜重金、不论手段,大量聘用或者直接从国有企业“挖”内退下来的老员工,既节约了培训成本,又建立起自己的技术队伍,保证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在使用有技能的老员工方面,我们国有企业应该好好向民营企业学习。

关闭